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自我治疗
颈椎疾病若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将会对脊髓和颈部的神经组织造成严重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功能性障碍并发症。那么,面对颈椎疾病,有哪些自我治疗方法呢?
颈椎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和肩部的酸痛,这种疼痛甚至会蔓延至上肢的多个部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四肢无力、脸部发热等明显症状。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可能出现下肢活动障碍,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甚至达到截瘫的程度。那么,针对颈椎疾病,有哪些自我治疗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自我治疗之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一:牵引治疗。此方法能够有效纠正颈椎失稳、颈椎骨关节移位、颈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等问题。牵引治疗还可以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或痉挛,平衡颈部肌应力,康复颈部神经血管。牵引治疗是椎动脉型颈椎病自我治疗的一种良好方法。
自我治疗之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二:功能治疗。在手法纠正患椎旋转移位后,积极进行颈部的功能锻炼,这即是功能治疗方法。通过功能锻炼,我们可以调整颈椎及其周围的组织关系,缓解血管神经的病理刺激,改善患部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功能治疗还可以松弛肌肉痉挛,减少疼痛,增强肌力和稳定颈椎。
自我治疗之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三:手法治疗。手法治疗主要针对的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最为明显的临床症状眩晕。患椎移位、关节囊肿胀、颈椎失稳、颈肌紧张、颈椎内外的平衡失调以及其他软组织的炎性变等是引起眩晕等症状的重要病因。这些病症常因患椎移位及颈椎内外平衡应力失调引起,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手法复位,纠正颈椎的正常解剖关系。手法治疗可以有效地调整颈椎的生理结构,缓解神经压迫,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上这些自我治疗方法在合理的运用下,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疾病的症状,减少痛苦。针对不同的个体和病情,可能还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自我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者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对于颈椎疾病的自我治疗,我们要科学对待,既要积极进行自我护理和治疗,又要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