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用人造“鱼翅精”冒充真鱼翅 成本仅三五元
济南的水产调料市场上,一种名为“人造翅丝”的商品备受瞩目。不少大酒店都纷纷采购,用它来制作所谓的“鱼翅”。这种“人造翅丝”的主要原料是鱼胶,而关于其以及被多少大酒店当作真正的鱼翅出售,业内人士却表示“说不清”。
据《济南时报》报道,海鲜市场中,翅丝的销售十分热闹。这些翅丝的价格从40元/斤到200元/斤不等,与真正的鱼翅价格相差甚远。商家们透露,这些散装翅丝主要流向济南的大中型饭店。从销售人员提供的收据单上,不难发现,其中不乏一些济南知名酒店的采购记录。
那么,这些所谓的“人造翅丝”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仔细观察一款名为“合成冷冻翅针”的产品包装袋,我们发现其成分包括鱼胶、水、海藻酸钠、酪蛋白、葡萄糖和油酸。整个包装袋上除了品牌和烹饪方法外,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却缺失了。
关于“人造翅丝”能否模拟出真正鱼翅的口感,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除了可以购买到以假乱真的“人造翅丝”,还可以买到各种调料。令人惊讶的是,一盅假鱼翅的成本竟然低至三五元。记者近日探访了多家酒店,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猫腻。按照常规,制作鱼翅应有专门的操作间,但记者探访的十多家酒店中,仅有一家愿意让记者参观。
有熟悉这个圈子的人透露,县城里90%的鱼翅都是假的。由于鱼翅汤汁本身味道浓郁,再加上一些“鱼翅精”等调料,普通人很难辨别真假。有专家指出,“人造翅丝”的质地与粉丝相似,甚至有些还不如粉丝。
在这个充满神秘和疑问的背景下,人们不禁对食品安全产生更多的担忧。究竟还有多少类似“人造翅丝”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如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与透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