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尿病从四方面入手 饮食如何辅助
我国糖尿病现状及其防治策略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9000万,居全球首位,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深入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消渴症)的产生多因体质禀赋不足、脏腑虚损、气血失和,导致水谷运化失常。而生活方式因素如嗜食肥甘、情志不遂、精神压力、起居失常等,均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防治糖尿病四大策略
1. 改善体质偏差:
体质偏差是疾病发生的根源。针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糖耐量低减、有家族史及不良生活方式者,可通过中医药调理体质,纠正脏腑功能失衡,以延缓疾病进展。
2. 因人辨证论治:
对于部分患者,即使药物种类和剂量增加,血糖仍难以控制。中医治疗讲究“因人制宜”,针对个体情况,采用养阴生津、补肺健脾等方法调和脏腑功能。通过清热润燥、活血化淤等方法,配合西药治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3. 延缓病症发展:
中医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已有并发症的患者,虚实夹杂,需通过补气、祛邪等方法防止病情恶化。平时注重培本,益气、温阳、滋阴、养血。
4. 多法辅助治疗:
中医特色治疗如中药足浴、系统疗法联合灌肠等,可减轻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胃轻瘫及下肢血淤证等。
饮食辅助治疗
糖尿病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选用中药材进行辅助治疗。如体质偏虚者可选用人参、枸杞子等,体质偏燥热者则可选择知母、天花粉等。日常食物如南瓜、洋葱、苦瓜等也具有调理作用。南瓜中的果胶可抑制葡萄糖吸收,苦瓜则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面对糖尿病这一健康挑战,我们既要依赖医学手段,也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实现有效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