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艾滋病国家免费用药目录相关事项
近日,备受关注的国家艾滋病免费药物目录将迎来重大调整。据可靠消息透露,国家卫计委正在积极讨论并修订新的艾滋病国家免费用药目录。这一消息对于我国超过五十万的艾滋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缕春风。自2004年我国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以来,虽然为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机会,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艾滋病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现有的免费药物目录已经逐渐暴露出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上的不足。
此次目录的更新,意味着一批效果更佳的国产药品和进口药品将被纳入免费目录,这无疑将大大提升艾滋病患者的药品可及性。对于长期以来呼吁调整艾滋病免费用药目录的声音,如今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艾滋病患者的深切关怀,更是对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巨大推动。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在艾滋病防控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患者对更安全、效果更好的药物的需求仍然得不到完全满足。目前我国已经正式批准上市的艾滋病用药共有六大类,但相较于全球数十种治疗药物,我国现有的药物种类和数量仍然有限。
近年来,关于调整艾滋病免费用药目录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前不久召开的十九大中,有代表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增加免费抗病品种类数量。而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也明确要求多部门依据政策规定适时调整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目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经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艾滋病治疗策略。例如,《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物治疗手册》的不断更新,就反映了我国在艾滋病治疗方面的努力和进步。与不断更新的治疗策略相比,药物目录的调整似乎还跟不上步伐。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更加动态的药物调整机制,以适应艾滋病治疗的需求。
美国的药品调整机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参与的一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中,我国医生们积极新的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医生的专业精神,也反映了我国在治疗艾滋病方面的决心和信心。
此次艾滋病免费用药目录的调整,是我国在艾滋病防控和治疗方面的一大进步。我们期待这一调整能够真正惠及广大患者,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我们也期待未来我国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艾滋病防控和治疗体系,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中期成果展示之际,在国际交流的大舞台上,尽管试验尚未圆满收官,论文尚未发表,美国国家艾滋病治疗指南(DHSS)已然闻风而动进行了修订。这一动态更新的速度令张福杰不禁惊叹。
一个令人振奋的趋势是,每次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物指南的修订,都为治疗带来了积极的变化。以2016年修订的《治疗手册》(第四版)为例,其变革之大可见一斑。与2012年版相比,新版手册中纳入了利匹韦林等多类药物,其中利匹韦林于当年在我国正式获批,可与其他抗反转录病物联合使用。更令人欣喜的是,新增了多替拉韦这一刚刚在国内上市的新药,属于更为先进的整合酶抑制剂类别。
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有大约56,000名HIV感染者正在接受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两个核苷类药物的治疗方案。研究数据显示,采用多替拉韦联合两个核苷类药物的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超越当前国家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这一进步为艾滋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值得乐观的是,2017年2月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出台,不仅将现有的免费抗艾滋病药物纳入医保范围,而且在医保乙类目录中新增了部分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对于免费治疗艾滋病方案内的药品进行了严格规定,各地不得随意调整,必须直接纳入。
具体来说,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中的司他夫定、恩曲他滨,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中的利匹韦林,融合抑制剂中的恩夫韦肽以及复合制剂中的替诺福韦+恩曲他滨等均被纳入医保乙类目录。这不仅扩大了患者的药物选择范围,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自费用药成本。
关于“取消艾滋病免费药物,全面实行医保化”的议题一直备受关注。但在张福杰看来,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免费药物在实施多年后已取得的显著成绩不容忽视,为我国的艾滋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将部分药物纳入医保也是未来的方向之一,这不仅能提高患者的药物可及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制药企业。
一味的降价甚至免费并非最佳策略。在张福杰眼中,这涉及到患者的用药自觉性以及依从性问题。他介绍道,这已成为当前艾滋病诊疗中的一大挑战。控制艾滋病病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用药,随意停药或换药可能导致耐药现象。部分患者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理想,部分原因可能在于药物免费导致患者并不珍惜。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