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积极治疗 90%可避免恶化成肝癌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病症,肝硬化若未能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当,便可能失去有效控制,甚至恶化为肝癌,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专家郑重提醒每一位肝硬化患者,务必积极接受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肝硬化患者存在一定的几率可能发展成肝癌,这个几率约为10%-15%。尽管这一比例看似不高,但临床数据显示,约60%至100%的肝癌患者并发有肝硬化症状。这些患者的病毒表面抗原多为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充分表明肝癌与乙肝病毒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从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再到肝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如果乙肝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其发展为肝癌的风险仍然很高。肝硬化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约90%的肝癌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有专家认为,肝炎可能在经过约10年的时间演变,导致肝硬化,再经过额外的10至20年,部分病例可能发展为肝癌。
肝病专家指出,大部分学者认为肝炎直接演变为肝癌的可能性较小,而是在肝炎的基础上,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作用而转变为肝癌的可能性更大。研究认为,乙肝病毒与致癌的RNA病毒有相似之处,因此推测乙肝病毒可能对肝细胞有直接的致癌作用。这解释了少数肝癌患者未经肝硬化过程而直接由肝炎发展为癌变的事实。
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只有积极治疗才能有效避免恶化成肝癌。专家强调,肝硬化与肝癌之间的联系密切,部分肝硬化确实可能发展成肝癌。但在肝硬化早期开始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发展为肝癌的风险。那么,在治疗前需要注意什么呢?
对于肝功能较差或血氨偏高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避免肝昏迷。出现腹水症状的患者则应该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应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包括含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低脂肪等。同时要注意防止食物过于粗糙导致食道静脉受损引发大出血。患者还应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等迹象的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对于西医治疗肝硬化的方法,主要是因组织结构紊乱导致的肝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治疗主要在于早期发现和阻止病情进展以延长生命和保持劳动力。代偿期的患者需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饮食,严禁饮酒和使用有害药物。一般可参与轻度工作并定期随访。而对于失代偿期的患者,病情通常较重,需要休息或住院治疗。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与护理攻略
针对肝硬化的治疗,饮食与营养补充是关键的一环。我们推荐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适当摄入高蛋白,每日建议摄入量为1.0~1.5g/(kg/d)。确保高糖、低脂,脂肪约占热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总热量控制在每天8000~10000J之间。当出现肝性脑病时,应减少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天0.5~1.0g/(kg/d)。为避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避免食用刺激性和硬的食物。出现腹水及水肿时,需严格限制钠和水的摄入。
补充多种维生素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1、B2、C、B6、烟酸、叶酸、B12、A、D及K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
在控制慢性肝炎活动时,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使用干扰素、阿糖腺苷等药物进行抗病毒及免疫治疗。当需要使用抗肝纤维化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副作用的影响。例如,泼尼松(强的松)在肝硬化前期有效,可以促进蛋白合成和胶原吸收。铃兰氨酸、秋水仙碱等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胶原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青霉胺含有巯基化合物,可以抑制含铜氨基氧化酶的活力,切断胶原形成过程。
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也是治疗肝硬化的重要环节。常用药物有葡萄糖醛酸内脂(肝太乐)、水飞蓟宾片(益肝灵)等。近年研究证明,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E2、硫醇类(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等药物也有显著的抗肝细胞坏死、促进细胞再生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医生的指导之下,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治疗,以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