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管理情绪能力的八条建议
提高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也是一种修心、修性、修德的过程。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一过程中,道家、儒家、佛家、医学家以及养生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归根结底,都是强调修心养性,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
对于如何具体操作,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多读书,以增加智慧。世界广阔无边,而我们的时光有限。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拓宽视野,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胸怀宽阔,心境才能平和。读书让我们大肚能容,笑对人生。放下不必要的纠结,情绪才能达到淡定、主动、宽容的高能量级别,从而收获健康、成功和幸福。
二是感恩父母、老师和国家,减少怨恨。心怀感恩,心境自然平静,学习工作也会更有动力。减少怨恨,心情就会愉快。认知一变,情绪随之改变;情绪一变,身心健康也随之改变。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心存感恩和喜乐。
三是学会宽容,不要过于计较。很多人认为快乐在于自己比别人好多少,而痛苦在于自己比别人更不幸。其实,快不快乐在于能否宽容,痛苦和计较是成正比的。多一分宽容,就多一分快乐。
四是遵循公理,少私欲。要学会换位思考,有同理心和同情心,才能理解对方。从公理出发处理事情,情绪就会更加稳定。
五是淡泊名利,不贪心。对钱财名利可以追求,但不贪婪。该得则得,该舍则舍。历史上许多名人留下的楹联妙语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比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
六是时刻寻找四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没乐找乐。帮助他人、知足、寻找生活中的快乐都能让我们获得正能量。
七是在工作和生活保持四种状态:专注状态、愉悦状态、放松状态、理智状态。做有智慧的人,避免情绪化。只要保持这四种状态,即使工作一整天也会感到精力充沛。
心理学家提倡的心理转换法也是管理情绪的有效方法。当在某一方面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改变观念来走出心理困境。例如,有人在爱情上受挫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把精力转移到学习和事业上,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并不缺乏美好的事物和快乐,只是需要我们用心观察和发现。比如在新加坡,我看到热带植物就感到特别美,每看到一棵都忍不住拍照。所以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快乐就在我们身边。
提高控制管理情绪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多读书、感恩、宽容、遵循公理、淡泊名利、寻找快乐以及保持四种状态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收获健康、成功和幸福。一些年轻人在爱情的挫折面前显得脆弱不振,长时间难以恢复,甚至一生都难以有所成就。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方向,那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改变观念法。
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佛经故事中的那位老婆婆,她的大女儿卖鞋,小女儿卖伞。在常规思维下,这位婆婆总是担忧两个女儿的生意,晴天担心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则担心大女儿的鞋卖不出去,导致她每天心情沉重,身体健康也受到影响。当有人告诉她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时,她意识到在晴天大女儿的鞋店生意兴隆,雨天小女儿的伞店生意兴隆,她应该为她们感到开心。这位婆婆的心态随之改变,从此每天都笑口常开,身体也逐渐康复。
当我们遇到心理困境时,除了改变观念法,还可以寻求心理师的帮助。心理疏导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心理师可以通过解说和引导帮助我们走出心理困境和误区。国际上许多心理疗法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提高管理情绪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巧。我们可以从许多励志的文艺作品中获得启发。管理调控意识情绪,消除负向情绪,增加正向情绪,这不仅是个人修养和心灵美的体现,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艺术。这种能力的高低反映了我们的情商,也是身心健康和好运气的根源,更是决定我们一生能否幸福的关键。
***的作者是著名的中医导师郝万山教授,他不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还是当代中医伤寒领域的领军人物。郝教授的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对精神躁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他与时俱进,在半个世纪的学医、行医过程中建立起独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摘自郝万山教授的作品《郝万山说健康2:不生气就不生病》,由湘120健康网独家发布,未经出版方授权请勿转载。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管理情绪、调整心态的宝贵建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