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缺什么
佝偻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尤其对于三岁以下的幼儿更是多发。这一病症的根源在于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钙磷的吸收与利用出现问题,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骨骼畸形。
关于维生素D的缺乏,其成因多元且复杂。若孩子接触阳光不足,紫外线照射不足会影响体内维生素D的产生。阳光中的紫外线到达地面的多少受季节、纬度、时间以及大气中烟雾的影响。特别是在冬季漫长、日照时间短的地区,孩子因衣着厚重而接触阳光有限,更容易患佝偻病。生长过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早产儿、双胎等,他们先天储备的钙少且生长速度快,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影响。一些疾病如慢性腹泻、肠道疾病等会影响钙磷的吸收,而牛奶中的磷含量过高或谷类食物中的植酸也会干扰钙的利用。
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佝偻病,其症状表现多样。神经精神方面,孩子可能表现出易怒、烦躁、对外界环境缺乏兴趣等症状。睡眠质量差,易惊醒,较大儿童则可能出现记忆力和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由于血钙降低,孩子会明显多汗。头部皮肤因汗多而发痒,会在枕头上蹭痒导致枕秃。运动功能也可能发育迟缓,全身肌肉韧带松弛,坐立行走等动作都比正常小儿晚。出牙也会受到影响,牙齿的钙化和萌出都会延迟。
在骨骼方面,佝偻病的影响更为显著。颅骨软化、方颅、前囟晚闭等头部症状常见。胸部可能出现串珠肋、鸡胸、漏斗胸等变形。四肢可能出现佝偻病手镯或脚镯,下肢弯曲成“O”或“X”形腿。脊柱也可能因久坐而出现后凸或侧弯。
预防佝偻病,首先要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孕妇来说,要多晒太阳、吃含钙丰富的食物,以预防胎儿患上先天性佝偻病。对于婴幼儿,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辅食是非常重要的。母乳中的钙磷比例适宜,是钙的理想来源。要多晒太阳,尽量使阳光直接照射在皮肤上。在阳光照射不足的时期,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D制剂来预防佝偻病。两岁以后,孩子的生长速度减慢且常在户外活动,一般就不需要再服药了。即使曾患过佝偻病,两岁以后也通常不会再发展,骨骼改变多为后遗症。
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阳光照射和必要的维生素补充,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