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发病的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的隐匿症状:揭示骨骼健康的警示信号
随着年纪的增长,骨质疏松逐渐成为了中老年人需要关注的一大健康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悄悄地侵蚀着人们的骨骼,使骨结构逐渐恶化,骨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的症状并不了解,导致疾病在初期难以察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示骨质疏松的警示信号,提高大家对这一健康问题的认识。
让我们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带来的疼痛问题。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尤其在腰背部最为多见,占据疼痛患者中的70%-80%。这种疼痛会在不同的姿势下有所变化,如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而直立、久立或久坐则会加剧疼痛。疼痛在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尤为明显,而在日间则相对减轻。当骨量丢失超过12%时,即可出现骨痛。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椎体骨小梁会逐渐萎缩,数量减少,导致椎体压缩变形。为了纠正这种脊柱前屈,腰疹肌会加倍收缩,从而导致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也可能引发急性疼痛。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能导致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等。
除了疼痛外,骨质疏松还可能引发骨折,这是其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身长缩短和驼背的现象。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全为松质骨组成,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骨质疏松的加重,驼背曲度会加大,导致膝关节挛拘显著。身长平均缩短3-6cm也是常见的现象。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脊椎后弯、胸廓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的情况,导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了解骨质疏松的症状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这一疾病至关重要。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上述症状,请尽快就医检查。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地减缓骨质疏松的进展,降低骨折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限酒等,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让我们共同关注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