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严重的高血糖状态,患者的血浆有效渗透压显著升高,尿糖呈现强阳性,而酮症表现并不明显。这种病症主要出现在老年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少数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对于已知或未知的糖尿病患者,其病死率相当高。
当患者处于高血糖高渗状态时,会经历严重脱水,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进行性意识障碍。这些症状可能在持续数日后演变为昏迷。在此期间,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患者极易遭遇动静脉血栓、脑血栓形成、心肌梗死等致命并发症的威胁。
进行性意识障碍是一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能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或者出现幻觉、失语等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上肢粗大震颤、局限性癫痫发作、一过性偏瘫等现象。膝反射可能亢进或消失,锥体束征也可能呈阳性反应。
尽管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即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仍然很高,因此积极预防至关重要。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早期发现并严格控制糖尿病,防止各种感染、应激、高热、胃肠失水、灼伤等情况的发生,以避免高渗状态的出现。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升高血糖的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和心得安等。在进行脱水疗法、高营养流汁、腹膜及血液透析时,也要特别注意防止失水。
对于中年以上的人群,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如果出现某些特定情况,都应警惕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发生,并立即进行实验室检查。这些情况包括: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和明显脱水表现,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在感染、心肌梗塞、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出现多尿,以及大量摄取糖或应用某些升高血糖的药物后出现多尿和意识改变,或者有水入量不足或失水病史。及早发现和预防这些迹象,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