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治疗方法有哪些?耳穴疗法是什么
肩周炎:肩痛与活动受限的慢性病症
肩周炎,俗称凝肩、五十肩,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此病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主要表现。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一病症。
一、病因
1. 肩部原因:
(1)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由于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
(2)长期过度活动或姿势不良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
(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导致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等,若治疗不当,也可能导致肩周炎。
2. 肩外因素:如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
二、临床表现
1. 肩部疼痛:起初为阵发性疼痛,逐渐加剧,疼痛可能呈钝痛或刀割样痛,且可能持续不断。疼痛在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加重,并可能向颈项及上肢扩散。当肩部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可能引起剧烈的撕裂样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肩痛在夜间加重是本病的显著特点。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极高。
2. 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在各个方向的活动都可能受到限制,特别是外展、上举、内旋和外旋。随着病情的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可能导致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从而使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这可能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动作,如梳头、穿衣、洗脸和叉腰等。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屈肘时手可能无法摸到同侧肩部,尤其是在手臂后伸时无法完成屈肘动作。
肩周炎患者通常怕冷,许多患者会用棉垫包裹肩部,即使在夏天也不敢让肩部吹风。在肩关节周围可以触到明显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通常位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可能出现痉挛与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等典型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症状可能会反而减轻。
肩周炎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病症,若发现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肩周炎: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当我们谈论肩周炎,我们涉及的是肩部的一种常见炎症。为了深入了解并处理这一问题,全面的检查、准确的诊断、正确的鉴别诊断以及有效的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检查:细致入微的X线与MRI
对于肩周炎,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X线检查和肩关节MRI检查。
1. X线检查:
早期,肩峰下脂肪线的变化是重要指标。这一线是指三角肌下筋膜上的一薄层脂肪组织在X线片上的投影。在肩周炎早期,肩部软组织充血水肿会导致这条线模糊甚至消失。
中晚期,肩部软组织的钙化会在X线片上留下淡而不均的钙化斑影。在病程晚期,这些钙化影会变得致密锐利。
2. 肩关节MRI检查:这是一种更为细致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肩关节周围的结构信号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对于确定病变部位和进行鉴别诊断非常有效。
二、诊断:结合病史与症状
根据详细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大多数肩周炎可以做出诊断。常规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在后期,部分患者可能会显示出骨质疏松或钙化阴影。
三、鉴别诊断:多种疾病需区分
肩周炎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多种疾病重叠,因此在诊断时需要仔细鉴别。这些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关节脱位、化脓性肩关节炎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变部位和症状,仔细区分是关键。
四、治疗:综合疗法为主
肩周炎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等。自我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帮助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当肩痛减轻但关节仍然僵硬时,可以考虑在全麻下进行手法松解。
自我按摩:简单有效的辅助手段
自我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肩部疼痛并促进康复:
1. 使用健侧拇指或手掌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
2. 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
3. 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
4. 在患肩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按摩,如外展等,一边按摩一边活动关节。
通过这些细致的检查、准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您一定能够克服肩周炎带来的困扰,恢复肩部的健康与活力。对于日常的肩颈护理,有一种简单有效的自我按摩方法。只需将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至2分钟,针对肩后部难以触及的部位,采用拍打法进行舒缓。这种自我按摩的方式可以每日进行,坚持1至2个月,便可见到明显的效果。这种持续的温柔关怀,将给你的肩颈带来极大的放松与舒缓。
耳穴治疗法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毫针法、电针法、梅花针法等多种耳穴针刺法,以及线香灸、火柴灸等耳穴灸法。对于肩周炎患者来说,耳穴压丸法是一种尤其受欢迎的治疗方式。
耳穴压丸法是一种通过在耳穴上贴压药物种子或药丸来替代耳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材料有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牛黄消炎丸等。通过耳穴诊断方法找到压痛点,对于肩周炎病人,主要的取穴部位包括肩、锁骨、神门、耳背相应部位以及肝、脾等。
在治疗过程中,先用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皮肤。然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镊子夹取粘有贴压物的胶布小块,对准上述各穴位进行贴敷,并按压数分钟,直至产生耳郭发热、发胀、放散感的“针感”。每贴压一次,可以在上述各穴位上放置3至7日。在这期间,病人可以每天自行按压2至3次,每次每穴按压1至2分钟。一个疗程为5次。
这种耳穴压丸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效果显着。它通过对耳部特定穴位的刺激,达到舒缓肩颈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目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激光、磁疗、放射性同位素等先进治疗手段也融入了耳穴治疗领域,使得这种方法更加高效和安全。无论是自我按摩还是耳穴治疗,都是对肩颈健康的关怀,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