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公布十大假劣药案 西药掺中药不良医院坑人
昨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他们在过去两年中打击药品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揭示了药品市场上存在的各种不法行为,为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
其中,一起案件尤为引人注目。今年元月,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警方成功捣毁了一处制假售假的窝点。在现场,他们查获了超过五千瓶的假药,以及大量的假印章、药品包装、标签和邮寄凭证等物品。初步调查表明,一名来自天门的男子卢某,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租用民宅作为制假窝点,通过七个网站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包括联邦焕鳞素和消糖灵等在内的十余种假药。这些所谓的药品,其实只是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销售金额高达一百三十多万元,涉案金额巨大。目前,该案已移交给公安部门处理,当事人已被逮捕。
除了这起案件外,武汉市药监局还查处了一些其他严重的违法行为。一些民营医院利用患者信任,声称拥有祖传秘方治疗各种疾病,却在其中违法添加西药成分。虽然短期内可能缓解症状,但长期下来可能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其中,治疗糖尿病的祖传秘方添加西药成分尤为严重。另外一些药品经营机构和医疗机构因为采购渠道不规范,客观上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甚至无药品经营许可证就擅自销售假药。此外还有一些医药公司涉嫌非法生产、出租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违法行为。
针对这些违法行为,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要保持警惕。不法分子常常通过虚构机构、药品批准文号和发布虚假信息等方式进行欺诈活动。市民在购买药品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并仔细核对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相关信息,以免上当受骗。也呼吁广大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机构要规范自身行为,遵守法律法规,为市民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