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运动需适量 “暴走”晒步数不可行
自从微信运动和运动手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朋友圈的步数竞赛愈发激烈。许多人为了争夺排名,日日“暴走”不止。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并不实用。他们无需每日刻意追求步数,而是随心而动,有时间便多走一会,强度以感觉舒适、心跳微微加速为准。
在朋友圈的步数背后,隐藏着对老人健康可能的损害。老人步行不宜过快,步速应控制在每分钟不超过60步,步幅不宜超过60厘米。走路时,应以足跟着地,接着是足的外侧,然后依次是最外侧趾骨到内侧大脚趾。由于老人的半月板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已经受损,如果经常进行快步行走,可能会导致半月板蜕变,关节软骨受损。老人的步行运动应当温和,如身体条件允许可适当加快,但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
除了运动方式,老人步行的场地选择同样重要。外界环境的多变性使得步行运动存在危险。如路况不佳、天气恶劣、运动装备不当、身体状况欠佳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病理性损伤。老人在运动前应对环境进行审查,选择宽敞、障碍物少、人少的地方进行运动。
运动手环可以方便地记录每天的步数,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纯追求步数就足够。老年人运动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当天的其他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等消耗能量的活动,还需考虑饮食、身体状况等。健康成人每天至少需要30分钟的健步走,儿童和青少年则需要每天1小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弱,每天一小时的慢跑或中速走便足以达到一天的运动量。
老年健身之道在于适度,不必过于追求数量和速度。老年人在运动时更应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以舒适、安全、适量为原则,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益处。毕竟,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细心的呵护,而非一时的热情和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