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六个认识误区 你中招了几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周丁华教授提醒大家,关于脂肪肝的认识、治疗和预防,很多人存在误区。
误区一:瘦子不会得脂肪肝。
实际上,脂肪肝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甚至瘦子也有可能患上。肝脏是脂类合成、运转和利用的场所,当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过多时,就会形成脂肪肝。《中国脂肪肝治疗指南》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极高。不少中国人存在中心型肥胖,即内脏脂肪过多,表现为四肢不胖但肚子大。即使体重正常,如果腰围超标,也可能患有脂肪肝。无论胖瘦,都应警惕脂肪肝。
误区二:脂肪肝不痛不痒,就不用管了。
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率不断提高且越来越年轻化。即使到了脂肪性肝炎阶段,如果积极治疗仍可完全逆转。但若是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治疗难度就会增大。发现脂肪肝后应尽早治疗,不可掉以轻心。脂肪肝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如肝硬化、肝癌等,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需重视脂肪肝,调整生活习惯以助治疗。
误区三:脂肪肝是吃出来的,控制饮食就行了。
虽然饮食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治疗脂肪肝并不仅仅需要控制饮食。患者还需戒酒戒糖,因为酒精和糖分会加重脂肪肝的进展。多吃蔬菜、注意运动也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方式。运动能帮助减轻肝脏脂肪,为生活带来积极的变化。
误区四:脂肪肝和糖尿病互相之间没有关系。
实际上,脂肪肝常常与糖尿病“串通”起来危害健康。脂肪肝可能导致糖代谢异常,从而引发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也常并发脂肪肝。对于同时患有脂肪肝和糖尿病的患者,治疗时需兼顾两方面,以全面保护身体健康。
脂肪肝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了解这些误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脂肪肝,保护我们的健康。周丁华教授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让我们共同关注脂肪肝问题,共同迈向健康的生活。糖尿病患者的肝脏健康:脂肪肝的误解与真相
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身体所面临的挑战远超我们想象。由于胰岛素抵抗,他们面临着糖代谢的困扰,脂肪动员机制也被激活,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上升。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过程,它促使肝脏合成脂肪酸,大量的脂肪酸蓄积在肝脏中,最终转化为脂肪沉积在肝实质内。
这种肝脏脂肪化的现象,使得降糖药物对血糖的控制能力减弱,血糖水平出现波动,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这不仅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出现问题,还容易引发脂代谢异常,形成脂肪肝。脂肪肝的治疗并非一定需要依赖药物。事实上,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即使存在脂肪肝,患者也无需依赖药物。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说到生活习惯和饮食的调整,脂肪肝患者应当注重饮食与运动的结合。控制摄入的糖分和脂肪,同时加强体育锻炼,这不仅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由于脂肪肝患者常常因为长时间不运动而导致下肢静脉阻塞,进而影响肝脏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加强运动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摄取营养也是治疗脂肪肝的关键。通过调整饮食,选择有益于分解、代谢和转运脂肪的食材,如苦瓜等去脂蔬菜,可以帮助肝脏完成脂肪的正常代谢。值得一提的是,保持情绪稳定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情绪可以确保肝脏气血畅通。脂肪肝患者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避免肝气郁结对肝脏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吃水果并非越多越好。虽然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益于健康,但水果中含有的糖分若摄入过多,也可能导致血糖、血脂升高。对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来说,更应谨慎选择水果的种类和数量。在选择水果时,应优先考虑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食用量不能过多。必要时,可以用蔬菜代替水果。同样,睡前饮用牛奶虽然有助于健康,但对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来说可能并不合适。我们需要时刻关注饮食热量摄入是否过量的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脂肪肝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