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其实没那么简单!
在人体背后上方,肩胛骨如同一个稳固的基座,稳稳地支撑着我们肩部的活动。它的形状呈三角形扁平状,坐落于胸廓的背后。它位于第2至第7肋骨之间,其内侧缘的上角与第二胸椎平齐,下角则与第七胸椎相应。它的结构独特,包括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前面的肩胛下窝是一个大而浅的凹陷,为众多肌肉和韧带提供了附着点。
肩胛骨背后有一道横行的骨嵴,这就是肩胛冈。它的上方和下方的浅窝,被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的外侧部分扁平,被称作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而外侧角则显得肥厚,此处有关节盂与肱骨头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盂肱关节。内侧缘长而薄,朝向脊柱;外侧缘则肥厚,朝向腋窝。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肩周炎”可能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但对我们这些专业人员来说,每一块附着在肩关节上的肌肉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有16块肌肉各司其职,它们的健康状况决定了我们肩部的正常运动。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其中几块重要的肌肉:
1. 肩胛舌骨肌:它起于肩胛切迹旁的肩胛骨上缘,其两个由中腱连接的肌腹构成,最终止于胸骨舌骨肌外侧。它的主要功能是将已上提的舌骨下压。
2. 胸小肌:此肌肉起自肩胛骨的喙突,终止于第2至第5肋骨。它的功能包括上抬肋骨及下回旋肩胛骨。在圆肩驼背的人群中,胸小肌往往处于紧张状态,可能会拉长菱形肌。如果胸小肌紧张,还容易卡压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
3. 前锯肌:它起源于肩胛骨的上角、下角以及两者之间的脊柱缘,止于第8至9肋骨中间。前锯肌的主要功能是前拉肩胛骨并抬高肋骨,是辅助呼吸的重要肌肉。如果前锯肌无力,可能会导致翼状肩的形成,并影响肩胛骨的上抬活动度。
除此之外,还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肱三头肌、斜方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和肩胛提肌等重要的肌肉。每一块肌肉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一旦受损,都可能影响到我们肩部的正常运动。例如肱二头肌除了能使肘关节屈曲外,对于肩肱关节的前屈也有重要作用;菱形肌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肩部、颈部和头部的疼痛;而肩胛提肌的劳损可能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等。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好好保护这些肌肉,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人体肌肉群的奥秘肩部的深层
在人体肌肉的旅程中,肩部肌肉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令人惊叹。今天,我们将深入其中的三角肌、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冈上肌、肩胛下肌和背阔肌,揭示它们的职能和重要性。
三角肌是肩关节外最坚强有力的肌肉。它像一座坚固的堡垒,保护着肩关节,并赋予我们上臂外展的能力。三角肌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当中部纤维与冈上肌协同作用时,上臂得以外展。前部肌纤维负责内旋和屈曲,而后部肌纤维则掌管外旋和伸展。若三角肌出现瘫痪,肩关节的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出现半脱位的现象。
接下来是大圆肌,它起自肩胛骨下角和外侧缘的1/3处,终止于肱骨小结节嵴。大圆肌是内收和内旋的主要驱动力,与背阔肌上部纤维功能相似。如果过于紧张,可能会导致肩关节外旋受限。
小圆肌位于大圆肌下方,负责肩外旋。当小圆肌出现损伤时,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尺神经卡压的4、5指麻木症状,需要仔细鉴别是否由颈椎病等其他原因引起。
冈下肌是肩外旋和水平伸展的主要肌肉之一。当冈下肌受伤时,可能会导致肩关节水平内收受限,同时其损伤也与颈椎活动受限有关。
冈上肌在肩关节外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外展初期。如果冈上肌受损,肩关节上抬会出现疼痛和活动受限。
肩胛下肌的功能是使肩内旋和水平屈曲(内收)。一旦肩胛下肌受损,会导致严重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在长期肩周炎的情况下。紧张状态可能导致肩关节外旋受限。
最后要介绍的是背阔肌,它起于下6个胸椎和腰椎的棘突等多个部位,终于肱骨小结节嵴。背阔肌不仅参与内收肩关节,还协助其内旋和伸展。如果背阔肌受损,可能会导致肩关节上抬受限。
这些肌肉共同协作,使我们的肩膀得以自如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保护这些肌肉,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我们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肩部运动的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