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甲肝还缺乏哪些知识?
魏今波大夫是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感染病科的资深专家,全国抗优秀员,拥有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读者关于甲肝的疑问,他进行了解答。
甲肝是一种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其传染源包括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应答,可以清除掉病原体,但不引起或只引起很轻微的组织损伤,因此无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我国甲肝的人群流行率高达80%,其中隐性感染者占多数。
魏大夫指出,甲肝和戊肝的临床表现相似,包括畏寒、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急性肝炎症状明显,多数患者能及时就医。当皮肤、巩膜出现黄染时,症状会有所减轻。但尿色可能进一步加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此时应重视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主要生化指标。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大约4周,而戊肝为6周。甲型肝炎的总病程约2至4个月,一般表现为急性感染,不转为慢性。而戊型肝炎的症状略重,病程也较长,黄疸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往往较甲肝更为明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婴儿、老年人以及慢性患者重叠感染戊肝时,病情较重,需要特别关注。
甲肝与戊肝:深入理解其诊断、预防与治疗
虽然大多数戊型肝炎预后良好,通常病程不超过半年,但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健康问题。通过明确的诊断,我们可以有效地理解这两种疾病的特点和病程。
根据流行病学史、接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我们可以对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作出明确的诊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检查是区分不同病毒感染的关键。感染甲肝或戊肝病毒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帮助我们判断感染的类型和阶段。甲型肝炎的IgG抗体具有保护性作用,而戊型肝炎的IgG抗体则在急性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
对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大多数病例具有良好的自限性,无需特殊治疗即可康复。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我们需要格外重视。
在急性期,患者应接受隔离治疗,症状严重的患者以及黄疸和肝功能明显改变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在恢复期,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并在肝功能正常后1-3个月恢复工作。
饮食方面,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营养也是可行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消除症状和恢复肝功能,但应避免过多药物使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对于重症肝炎患者的治疗,需要更为复杂和综合的治疗策略。
预防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同样重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策略。注射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甲型肝炎,抗HAVIgG阴性者可以接种甲肝疫苗,主要用于幼儿、儿童和其他高危人群。
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传染病的流行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卫生习惯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从根本上控制传染病还需要依靠综合国力的提高,包括改善卫生设施、提高教育水平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更健康的社会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王海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