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时小心漏液
王大爷,这位与病魔斗争多年的老友,对知识有着深厚的积累。近期他在自我管理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困惑。三个月前,他的病情需要调整,开始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在自我注射胰岛素时,总会在针头拔出后遇到皮肤表面溢液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更为显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注射胰岛素并非简单的“扎一针”就完事儿。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注射技巧。
在注射胰岛素时,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至关重要。这些部位如腹部、大腿外侧、臀部以及上臂外侧的皮下脂肪层,不仅富含能够吸收胰岛素的皮下脂肪组织,而且神经分布较少,注射时的不适感也相对轻微。其中,腹部和大腿部位的皮下脂肪层特别受到推荐,因为它们方便患者自我操作,既安全又便捷。但请注意,不同部位之间要轮流注射,遵循左右对称轮换的原则,确保每个部位都有规律地得到休息。两次注射点最好距离2厘米以上,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
皮下组织的纤维增生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当纤维组织增生时,部分药液会从皮肤处溢出,从而影响胰岛素的疗效。确保胰岛素是注射到皮下,而不是进入肌肉层,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每次都要使用新的无菌针头,并且在注射完毕后停留10秒钟再拔针。注射完成后,不要按摩注射部位的皮肤,以防胰岛素漏液。
注射时出现溢液的情况还可能是由于注射深度不够。胰岛素笔注射的压力较小,如果注射力度不足,深度较浅,也容易出现处药液残留的问题。为了避免药液溢出,建议在注射胰岛素时适当增加注射深度,通常推荐注入3到5毫米左右。
掌握了这些技巧后,王大爷和他的病友们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胰岛素的注射,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