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小药盒最好别用
为了服药方便,许多市民倾向于将数天的药物或保健品预先搭配,并放入自备的便携式小药盒中。专家对此提醒,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原包装是最佳选择。
这样的做法不仅是为了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为药品的保存方式对其稳定性和药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药物需要避光、密封保存,而私自更换包装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药效。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需要具有阻挡水分、光线、热量、气味等功能,并且必须无毒、无腐蚀性,能够防虫、防鼠、抑制微生物。这些包装材料还需要与药品无反应,以免对药品造成损害。
市面上流行的小药盒质量参差不齐,未经严格检测和审批,因此不宜直接用于存放药物。将不同药物混放在一起,容易导致药物间串味甚至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在高温夏季,很多中成药含糖分,容易变质。专家建议最好使用原包装存放药品,并定期更换未服用的药物以防失效。对于采用铝箔独立包装的药片,可以连同其“小外壳”一起剪下存放。
除此之外,家庭储备的药物应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保存。温度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药品质量。大多数药物可在室温(10℃-30℃)下保存,只要保持避光、干燥、密闭的状态即可。对于一些特殊的药品,如胃药和胰岛素等,对温度特别敏感,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保存。在夏季高温时,这些药品应放在冰箱中冷藏。对于散装的药片或胶囊,如果在室温下保存,务必使用深色的玻璃瓶以保持其质量。
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市民应该遵循专家的建议,采用原包装保存药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保存。这样不仅可以确保药品的稳定性,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