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疾病百科 黄疸型肝炎是什么疾病

骨科 2025-06-28 20:46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黄疸型肝炎是一种由于肝炎病毒引发的疾病,其症状包括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以及胆小管阻塞等,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进而引发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分发黄的症状。下面让我们一起深入黄疸型肝炎的原因和症状。

一、关于黄疸型肝炎的原因

黄疸型肝炎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是溶血性黄疸,任何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的疾病都有可能引发黄疸型肝炎。如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异型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恶性疟疾、伯氨奎林等药物、蛇毒等。其次是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这类黄疸在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常有家族史。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未死亡而存活下来,黄疸可能会反复出现,常在感冒、运动、感染、疲劳后诱发。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也是黄疸型肝炎的常见原因。肝细胞性黄疸是由各种肝脏疾病引起的,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而阻塞性黄疸则是由肝外胆管阻塞或胆总管周围的病变引起的。

二、关于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1. 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这是大多数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病人表现更为严重。由于肝炎病毒引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影响脂肪的消化,因此患者会厌油食。胃肠道充血、水肿,蠕动减弱,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 疲乏无力:这是黄疸型肝炎病人发病的早期表现之一。病人会感觉疲劳无力,严重者甚至四肢与身体分离似的。这是由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以及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影响糖原的制造和储存,导致全身乏力。

3. 尿黄如茶:黄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时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这是因为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所以尿色加深。

黄疸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了解黄疸型肝炎的原因和症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黄疸型肝炎的早期表现及防治策略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黄疸型肝炎因其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而尤为危险。***将深入黄疸型肝炎的早期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大家对这一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一、黄疸型肝炎的早期表现

(一)发热

黄疸型肝炎的早期常见症状之一是发热。患者体温通常在37.5-38.5摄氏度之间,这种发热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为3-5天。非黄疸型肝病患者发热程度相对较低。许多患者因伴有周身不适和食欲减退,容易误认为得了感冒。事实上,这种发热可能源于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病毒血症。

(二)肝区痛

黄疸型肝炎患者常感到肝区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表现为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疼痛程度不一,且在活动时会加剧。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导致肝被膜张力增大,炎症波及肝脏韧带及其周围的纽织。

二、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治疗

对于黄疸型肝炎的治疗,中医主要从清热利湿(清利肝胆)入手。根据湿与热的程度不同,治疗方法有所区别。阳黄需清热解毒,疏肝利胆;阴黄则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急黄需清热解毒凉血,利湿开窍。

(二)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黄疸型肝炎多按急性肝炎的治疗方式进行,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治疗方式的最终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专家提醒,适合患者的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三、黄疸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一)注射疫苗

预防黄疸型肝炎的最直接方式是注射疫苗。对于小孩,接种后要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防止出血。接种后要注意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

(二)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黄疸型肝炎的关键。养成外出归来要洗手的习惯,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打扫环境卫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三)早期检查

如果家中有可疑患的黄疸型肝炎小儿,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做有关肝功能系列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黄疸型肝炎虽然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但通过了解其主要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做好预防工作,远离黄疸型肝炎的困扰。

上一篇:人际心理:交往宝典 与他通心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