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老寒腿”
寒冬之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困扰愈发常见。冷冽的寒风,不仅仅是让人瑟瑟发抖,更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噩梦。寒冷刺激导致周身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变得缓慢,间盘内压力发生微妙变化。加之肌肉紧张度在冷空气中增高,椎旁肌的收缩让椎间盘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恶劣的雨雪天气更增加了外伤的风险,导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可能性的上升。那么,如何在这样的季节里守护我们的腰部健康呢?
劳逸结合至关重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减少腰椎间盘内压力尤为重要。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需要注意,避免长期保持单调的动作,防止过度疲劳。弯腰搬重物、抱小孩,甚至是突然的腰部扭转都可能对腰部肌肉及腰椎间盘造成损伤。当需要搬抬重物时,应屈膝下蹲,让重力更多地分担在腿部肌肉上,减轻腰部的负担。并且,用力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腰部的突然受力。
保暖对于腰部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气温骤降的日子里,要注意腰部的保暖措施,避免受到外伤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已经出现了腰痛症状的朋友们,更应该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时甚至需要卧床休息。对于轻度患者而言,休息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再说说让人头疼的“老寒腿”。随着气温的下降,这种症状更为明显。寒冷、潮湿、血管收缩都可能导致原有病变的加重。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经常在冬天出现症状恶化,早期可能表现为腿部发凉、麻木,甚至肌肉痉挛。但由于这些症状并不典型,常常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缺钙或是腰椎病。
为了缓解“老寒腿”,驱寒是关键。专家建议,老年人冬天要多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确保关节活动自如。需要注意的是,热敷可能会使关节循环不畅,导致发胀、发肿,不利于治疗。在发病时,应避免使用热敷法。适度的体育锻炼同样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老寒腿”。锻炼时应避免针对膝关节的过度活动,比如半蹲时的剧烈摇晃。这样的动作反而可能加重膝关节的磨损和疼痛。更推荐老年人选择太极拳、慢跑以及体操等全身性活动,来活动身体,缓解老寒腿的痛苦。
冬季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老寒腿”的高发季节,但只要我们注意细节,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就能远离这些烦恼,过一个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