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乙肝歧视源自传播途径被误解

癌症 2025-06-28 19:09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最近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的新闻报道不断引起公众关注。随着一系列法规的公布和专家观点的持续发声,公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知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新规定指出,患有痢疾、甲肝、戊肝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但对于乙肝的规定却悄然解除。卫生部对此表示,食品餐饮业的大门已向全国范围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敞开。这不仅在行业内引起热烈反响,更是在全社会引发广泛讨论。

紧接着,《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明确规定,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这一政策调整无疑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孩子们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社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正在逐渐转变。

国家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室主任崔富强透露,卫生部正在考虑取消常规体检中的乙肝“两对半”检查,而推荐进行肝功能检测。尽管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目前尚无相关政策变化的意向,但这一消息仍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于这一政策调整,众多专家纷纷表态。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表示赞同取消检测乙肝病毒指标,他认为保留肝功能检测足以确保乙肝患者的及时发现和监测。同样,多位肝病专家对于取消乙肝检查的消息也表示欢迎,他们纷纷拍手叫好。他们指出,一般接触不会传染乙肝,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等无需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过度担忧或歧视。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其根源在于大众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误解。实际上,乙肝主要经母婴、输血、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如共同办公、交谈、握手、拥抱等无血液直接接触的行为,并不会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会对同学和同事的健康构成威胁。

专家强调,“肝功能”检查是必须的。所谓的“乙肝两对半”检查只能确定是否感染乙肝病毒,而不能全面反映肝脏的健康状况。“肝功能”检查则能及时发现乙肝患者的发病期,也能排查其他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因素。在关注“乙肝两对半”的更要重视“肝功能”的检查。

随着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认知逐渐深入,公众对于这一群体的态度也在逐渐转变。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乙肝病毒携带者能享有更公平的待遇,社会对于他们能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推荐进行肝功能检查:瞄准乙肝患者,对于未发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网开一面”。

郑鹏远指出,当前用人单位和学校对乙肝患者的筛选,主要关注其是否处于炎症活动期,而这一判断的关键在于肝功能是否正常。在肝功能出现异常时,检查是否携带乙肝病毒就显得不那么必要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筛选呢?答案就在于肝功能检查。

这一改变并非出于单纯的同情,而是基于科学的考量。众所周知,乙肝两对半检查是诊断乙肝的重要方法,但并不是所有携带乙肝病毒的人都一定会发病。对于那些未发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他们与常人无异,不应因此而受到歧视或排斥。而肝功能检查则更为直接地反映出肝脏的健康状况,对于判断是否可以参与工作或学习具有更直接的参考价值。

对于那些处于炎症活动期的乙肝患者,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对于那些尚未发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郑鹏远的观点无疑是理性且科学的。在筛选乙肝患者时,我们更应该注重肝功能检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乙肝两对半检查。

在这一变革中,我们期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消除对乙肝人群的误解和歧视。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环境。

(实习编辑:李杏)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