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杀手引发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如何保健?
肾脏疾病与高血压的紧密关联
在众多的高血压病例中,有一部分是由肾脏疾病直接引发的,被称为肾性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约占成人高血压的5%至10%,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肾性高血压的成因多样,其中因肾缺血导致的高血压是其中的一种,我们称之为“肾缺血型高血压”,这种类型的比例在肾性高血压中并不占多数。除此之外,其他单侧或双侧肾实质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被统称为“肾实质疾病型高血压”。几乎每一种肾实质疾病都有可能引发高血压。
肾脏病的性质、对肾小球功能的影响、造成的肾实质缺血的程度以及病变的范围等都会影响高血压的发生。比如,肾小球肾炎、狼疮肾、先天性肾病等病变较广泛,常因伴有血管病变或肾缺血而出现高血压。而膜性肾病较少出现高血压,但膜增殖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则极易出现。肾性高血压与肾功能状态紧密相关,肾功能减退时血压趋于升高,到肾功能衰竭后期,超过80%的患者会伴有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来说,存在三大“杀手”,分别是肾功能不全、心衰和房颤。
肾功能不全在高血压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血压可导致肾病,而肾病又会加重高血压,两者紧密相关。对于高血压肾病患者来说,保护肾脏的关键在于控制血压。患者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尽早干预。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对于合并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更低的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心衰是高血压的另一个重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有一半的心衰是由高血压引起的。积极控制血压能有效减少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能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少约一半的心力衰竭的发生。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压是预防和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的重要途径。
房颤也是高血压肾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一半以上的房颤与高血压有关。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预防房颤发生的最重要措施是积极争取降压达标,避免心室肥厚和心房扩大。已合并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在抗栓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强化降压治疗,亦会获得更多益处。
肾脏疾病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积极控制血压、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早干预是保护肾脏、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高血压肾病日常保健的艺术与智慧
高血压肾病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格外关注身体的保健,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病情的稳定。以下是针对这类人群精心策划的保健建议,让我们一起了解并行动起来。
长时间伏案工作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的姿势和工作环境容易让大脑紧张,从而引发血压升高。适时地起身活动,让身体和大脑都得到放松是非常必要的。
起床时,不要急于下床。应该在床上稍微活动一下头颈部和上肢,以适应体位的变化,减少因突然起身导致的血压波动。
在大便时,切忌屏气用力。这种努力可能会引发脑出血,后果严重。坐式排便相较于蹲式更为适宜,能够减少疲劳感。
早餐是开启健康一天的关键。一杯牛奶或豆浆、一个鸡蛋、一片面包,清淡而营养丰富的早餐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晚餐不宜过量,七成饱是理想状态。不要只食用干饭,搭配汤类或粥类,让饮食更加均衡。
晨练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轻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缓解动脉紧张,提升身体机能。
洗澡时,水温的控制至关重要。过热或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影响血压。40℃左右的温水是最理想的选择。
午餐后的短暂休息是身体健康的秘诀。稍作活动之后,小睡一会儿,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有助于恢复精力。
出行时,避免拥挤的公共汽车。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活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饮食中的盐分和油脂摄入需要严格控制。不要为了追求口感而过度摄入盐分和油脂,这样不利于高血压肾病的控制。
高血压肾病患者需要关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作息等方式,维护身体的健康。让我们共同为健康努力,享受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