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通电话 小心白内障
白内障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眼疾,给患者的视力带来严重损害。最近,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的一项惊人实验揭示了一个导致白内障的新诱因频繁使用手机通话。
在现代社会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手机通话产生的电磁微波可能对眼球的晶状体造成损害,破坏细胞间的通讯连接功能。这一发现源自一项历时八年的默默无闻的实验,该实验在浙江大学微波实验室进行。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联合国提供的微波发生器模拟人们在安全辐射标准下接听手机的状态。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符合国际辐射安全标准的微波强度下,持续通话两小时后,晶状体活体细胞样本无一幸免地受到了损伤。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的基因产生了突变,通讯连接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手机制造商们曾认为,只要将手机微波辐射控制在国际规定的辐射安全标准内,即比吸收率不超过“2瓦/每公斤”的限度,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项实验的结果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即使手机在使用时符合国际辐射安全标准,长时间使用仍然可能对人体的某些部位造成损伤。
眼睛的晶状体和男性的睾丸是人体最容易受到辐射影响的器官之一。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对这些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项发现已经发表在世界上最权威的眼科杂志《眼科视觉研究》上,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这项惊人的发现也引发了国际上的关注与讨论。目前,国际辐射电磁波协会正在考虑重新制定微波辐射的安全标准。这项研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眼睛和身体免受电磁波的损害。也呼吁手机制造商和手机用户共同关注这一问题,共同探索更加安全的手机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