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肝炎的初期征象
肝炎的早期自我发现与保护:深入了解与应对
肝炎病人若能早期自我察觉,不仅有助于及时接受治疗、顺利康复,更可减少向家人及其他人传播病毒的机会。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肝炎呢?关键在于理解其症状表现。
急性肝炎的典型症状包括疲乏、恶心、食欲减退及上腹不适等,这些症状在肝炎患者中约占九成。半数患者可能出现黄疸、大便稀、右季肋部疼痛等。这些症状在不同患者间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流感型、消化不良型、隐匿型等。还有肾脏、关节、皮肤等肝外表现。
针对一般的急性乙型肝炎,其潜伏期较长。在黄疸出现前,先会出现HBsAg血症,继而胃肠道出现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低热、关节痛。皮肤损害可能伴随关节症状或单独出现,常为斑疹,主要见于躯干或四肢,持续数日或一周。之后,黄疸出现,发热减退,食欲逐渐好转,但黄疸会逐渐加深,在一至两周内达到高峰。部分病人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心搏变慢、小便颜色加深等症状。
而针对慢性肝炎,其症状较轻,但病程较长,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肝炎患者的乳晕色泽会明显变深。这是因为当肝细胞受损时,人体内的性激素灭活减少,导致乳晕色泽变深。观察乳晕色泽的变化可以作为发现慢性肝炎的一个警示。
为了预防肝炎的发生和加重,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药品,因为过多的化学物质会损害肝脏;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要服用多种药物;注意非正规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不要酗酒,包括啤酒、酒精饮料或葡萄酒;禁止酒精和其他一些药物共同服用;使用空气清新剂时要当心;杀虫剂、油漆和其他化学喷剂也会损伤肝脏,因此需当心吸入的物质;注意落在皮肤上的物质;保持饮食足量、均衡、有营养;节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尽量少食熏制、腌制和太咸的食物;加大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替代甜食、点心和饮料,用水果来增加热量;保持正常体重;在减肥期间,保证身体和肝脏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定一周两三次有规律的活动计划,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肝脏健康。
当身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仔细寻找原因,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后,考虑肝炎的可能性,及时去医院做肝功能和病原学检查。即使没有明显的自觉不适,但如有密切的肝炎接触史,也应在接触一个月左右时进行肝功能检查,以防漏诊。
了解肝炎的症状,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注意生活细节,保护肝脏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进入学习。 (实习编辑: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