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门研究制定地沟油检验方法 10个地沟油8个竟合格
据卫生部消息,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之下,一场针对“地沟油”检验方法的科研攻关正在紧张进行。在这场攻坚战中,卫生部正联合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七个部门共同作战,同时集结中国疾控中心以及油脂加工、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联手研究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检验方法。
这场科研攻关的任务艰巨,因为目前尚未有科学可行的“地沟油”检验方法。现有的国家标准虽然对食用油的各项指标有着严格规定,但对于“地沟油”,却存在着明显的漏洞。这些漏洞让“地沟油”有机会冒充合格的食用植物油。据业内专家透露,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验项目,对于“地沟油”来说,可能只是小菜一碟。在浙江宁海的一次警方行动中,查获的“地沟油”样品中,大部分都能通过现行国标的检验。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该中心经过对“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验项目的筛查,找到了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等在内的四大类有效排查指标。基于这些指标,初步建立了针对“地沟油”的检验指标体系。这一发现令人振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有能力鉴别那些通过国家标准检验但依然潜藏危险的“地沟油”。据了解,一些曾被视为合格的“地沟油”样品,在采用这四大类指标检验后,竟然发现了十多种致癌物质。
这一科研攻关的进展受到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专家们呼吁,公众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了解并关注这一问题的最新动态。他们强调,只有通过科研攻关,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地沟油”检验方法,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食品的安全。这场战役任重道远,但各界合力,必定能为民众打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