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奶粉再次被曝质量问题 生物素含量不达标
近期,日本明治奶粉连续三次面临质量问题。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近期发现的一款明治细仔奶粉中的生物素含量低于标准值,这意味着如果婴儿按照标签上的建议食用,其生物素摄入量将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摄入量。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婴儿出现脱发、皮疹、肌肉张力低以及嗜睡等症状。这一发现引发了家长们的担忧和关注。
对于此事,明治乳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迅速作出回应。他们明确表示在香港被报道的明治细仔奶粉并未在内地销售。他们所销售的产品是面向日本市场的产品,与内地销售的明治珍爱系列产品不同。他们强调明治珍爱系列产品的生产完全按照中国的国家标准进行,包括生物素的含量也完全符合标准。中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每百千卡中含有的生物素含量在特定范围内,而明治珍爱系列产品的生物素含量符合这一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明治公司在香港市场流通的产品主要来自日本国内,属于经销商行为。这也意味着香港市民购买的产品与内地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差异。回顾过去的一年,明治奶粉已经多次面临质量问题。早在去年十二月,明治STEP奶粉被检测出含有微量放射性铯,导致明治公司决定召回大量奶粉并进行更换。今年八月,另一款明治奶粉的碘含量也被查出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这些问题让消费者对明治奶粉的质量产生了疑虑。
尽管明治上海公司并未透露在内地的销售情况,但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在明治奶粉被检测出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后,其在内地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乳业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内地市场上,来自新西兰的品牌奶粉占据了进口奶粉的七成以上。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在选择奶粉时更加关注品牌的质量和信誉。对于明治奶粉来说,如何重建消费者的信任,将是其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