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对身体的影响
近年来,卵巢早衰问题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广泛关注的话题。卵巢早衰指的是女性曾有自然的月经周期,但在35岁之前却出现了卵巢萎缩性持续闭经的情况。
在临床表现上,卵巢早衰的患者会出现第二性征退缩,出现颜面烘热、心烦、易怒等更年期症状。患者容易感冒,血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相当于绝经后妇女的水平,而血雌二醇水平则显著低落。妇科检查会发现内生殖器明显萎缩,阴道粘膜薄而充血。
关于卵巢早衰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些观点认为,先天性滤泡过少或性染色体异常可能会导致卵巢早衰。部分卵巢早衰病人合并有自身免疫病,如爱迪森氏病、Hashimoto甲状腺炎或类风湿病等。这些患者的卵巢切片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血或卵巢组织内找到抗卵巢组织、抗内卵泡膜细胞等抗体,因此认为部分卵巢早衰是自身免疫病的一种表现。
在治疗方面,人们通常认为补充雌激素是较好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仅仅补充雌激素不能治本,只能改善症状,而非改善卵巢的功能。长期大量补充雌激素不仅可能带来副作用,还可能使卵巢产生依赖性。当药物停止后,缺乏雌激素的状况可能会更加严重,甚至导致卵巢功能进一步恶化。
相比之下,中医治疗措施具有相对优势。中医认为卵巢功能早衰与肾水不足、肝阳亢盛有关。肾水不足导致阴精匮乏,出现阴虚症状,与颜面烘热、心烦、睡眠不实、耳鸣等症状相符合。阴虚往往导致阳亢,肾水不能滋养肝木,导致肝阳上亢。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方法主要是益阴扶阳、培元复肾、温润添精、理肾和血、疏肝理气、调理冲任平衡阴阳等。
卵巢早衰是一个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考虑病因和治疗方案。在寻求治疗时,患者应该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实习编辑:何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