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要防心梗中风
在我国,每年的人工手术量高达1300万例,而手术发生率也处于15%~40%的较高水平。除了对生殖系统可能存在的危害外,流产还可能对心脑血管产生不利影响。这一话题近期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研究表明,流产会增加近20%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另一项针对百万孕妇的研究更是明确指出,流产会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风险较未流产女性高出13%至16%。
针对这一现象,专科副主任于萍医生提出了深入剖析。她认为部分女性流产的原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她解释说,有一种名为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血管损伤性氨基酸与反复性自然流产有着密切关系,这种氨基酸是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于萍医生进一步指出,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对胰岛素抵抗的个体,其Hcy水平会有明显升高。复发性流产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相当多的共同发病因素。在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中,超过80%的病例与免疫因素相关。例如,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可能会导致子宫胎盘部位的血流状态发生改变,局部组织容易形成微血栓,这会导致胎盘纤维沉着、梗死,从而使胚胎缺血缺氧,最终引发胚胎发育不良或流产。这类疾病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也与此类似。
于萍医生建议这类患者在妊娠前进行全面病因排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在孕前、孕期及产后接受针对性治疗。这样可以帮助这些女性降低流产风险,并保护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
以上内容仅为湘120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希望通过这一科普文章,能引起更多人对女性健康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注,促进健康知识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