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痛无需特别处理 更不应吃止痛药
孩子深夜里多次喊叫腿部疼痛,让家长担忧不已。仔细观察孩子的腿部,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早晨醒来,孩子又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疼痛,重新充满活力。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生长痛”。
生长痛,犹如一个神秘的小怪兽,困扰着许多成长中的孩子。它是孩子们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常常出现在3至12岁的健康孩子身上。
生长痛的出现,源于孩子骨骼生长迅速,而周围的神经、肌腱、肌肉的生长相对较慢,从而产生了一种牵拉疼痛感。孩子在发育过程中,组织代谢产物的堆积不能迅速排出,也会引起肌肉酸痛。
生长痛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发作时间无规律,常常在夜间间歇发作。有时只是短暂的几分钟,有时却会持续数小时。疼痛的部位大多在膝关节,涉及大腿、小腿或小腿骨前方。
面对孩子的疼痛,家长往往会惊慌失措。但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家长们,对于生长痛,无需过度惊慌。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即使孩子服用止痛片,也无法缓解疼痛。反而,过度药物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为了缓解孩子的不适,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比如,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给孩子泡脚和小腿。也可以适量服用维生素B1、B6,这些维生素能够营养神经,缓解神经牵拉疼痛。
生长痛虽然常见,但并不是所有孩子的疼痛都是生长痛。据统计,约有25%至40%的孩子在某个阶段都会经历生长痛。但如果孩子的疼痛持续加剧,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如红肿、发热等,那么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需要及时就医。
生长痛是孩子们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家长应当理解并接纳这一现象,同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孩子缓解不适。在关注孩子疼痛的也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活动,锻炼肌肉力量,促进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