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不到一成
在我国,胰岛素注射治疗中的不规范问题普遍存在。许多患者未能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如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重复使用注射笔用针头以及错误的注射手法等。这些不规范的操作不仅影响了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还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的产生,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效果。
据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一成的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而在这些掌握正确技术的患者中,仅有37%的人能够达到血糖控制的理想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存在对胰岛素的误解,因担心成瘾性而抗拒使用胰岛素。实际上,短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后,完全可以改为口服药物治疗,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上瘾”问题。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每位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患者都应了解并遵循规范的注射步骤。注射前要洗手并确保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无误。接着,安装好胰岛素笔芯,对于预混胰岛素要特别注意充分混匀。然后,安装好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并检查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在注射时,要根据针头的长度确定是否需要捏皮以及进针的角度。完成注射后,针头需在注射部位滞留至少10秒后再拔出。注射完成后要立即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戴上外针帽后将针头丢弃在加盖的硬壳容器中,以避免针头误伤他人或造成环境污染。
许多患者还存在重复使用注射笔用针头的情况。目前市场上的注射笔用针头和注射器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的标准设计,重复使用的行为不仅会影响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仅有11%的胰岛素治疗患者每次使用新针头,近30%的患者一个针头使用次数超过10次。为了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患者们应当重视胰岛素注射的规范操作,遵循正确的注射步骤,并避免重复使用注射笔用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