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为何越来越年轻
痛风的深度解析与预防之道
常瑛教授为我们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痛风这一病症。痛风,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主要是由于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尿酸排泄不足,血液中尿酸值增高。继发性痛风则可能由其他病症、或淋巴增生性疾病以及肾脏病变引发。
此病症更常见于男性,多在中年时期首次发病,而女性患者则通常在绝经后发病。有痛风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
痛风的核心问题在于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形成尿酸结晶并沉积在组织中。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尿毒症。常见的症状为关节痛,常在夜间突然发作。许多患者在病痛初期误以为自己是风湿或关节炎,从而延误了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患上痛风呢?常教授指出,摄入富含嘌呤类食物的人、肥胖者以及痛风相关并发症增多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近年来,痛风的年轻化趋势明显,与经济收入的增加、社会活动的频繁、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有关。
对于已经患上痛风的人或者尿酸浓度较高但尚未发病的人,常教授建议:避免肥胖,注意饮食,不酗酒,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并定期复查血尿酸。对于血尿酸持续较高者,应考虑接受治疗。
治疗痛风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平衡饮食,荤素搭配,并避免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某些鱼类、过多的肉类和豆类等。保持精神愉快,防止过度劳累、关节损伤及外伤等也很重要。继发性痛风患者则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除了上述预防措施,常教授还强调,要经常体检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选用对肝、肾功能无副作用的中草药治疗是最佳选择。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痛风的防治需从生活细节入手,调整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并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痛风的发生。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己的健康,远离痛风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