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艾滋病毒如何从猴到人的?

骨科 2025-06-28 19:26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在医学界的沸腾声中,一本关于起源的书在1999年9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本书,名为《河源:追溯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起源》,由爱德华特胡珀撰写,深入了艾滋病的传播问题,成为了公众和学术界热议的焦点。

胡珀在书中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艾滋病的爆发大流行可能与人们使用的疫苗有关,因为某些疫苗可能受到了艾滋病病毒的污染。这一观点引发了轩然大波,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界,更是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学术争论,其热度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末、91世纪初法国和美国的艾滋病病毒发现权的争夺。

尽管众所周知,HIV-1源自非洲黑猩猩,HIV-2源自非洲黑白眉猴,但关于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从猴、猩猩跨越到人类的种属屏障,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胡珀的书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证据:黑猩猩和黑白眉猴的肾曾被用于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这一制作疫苗的记录已经难以追寻。

基于这一证据,胡珀提出了一个假说:医学研究人员在使用黑猩猩或猴的肾细胞生产OPV(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时,这些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可能导致了疫苗的污染,使得HIV得以广泛传播。这一观点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美国霍华得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比阿特丽斯哈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艾滋病出现的时间更早,而非由OPV引发的大规模传播。她指出,艾滋病可能是通过受感染的动物血液,在、屠宰和食用未煮熟的肉食时传染给人类的。污染的针头也可能是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的原因之一。哈恩强调,胡珀的假说并未得到证实,黑猩猩或黑白眉猴的肾脏并未被证实用于制作疫苗。

为了验证胡珀的假说,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在样本中存在短尾猴的肾脏细胞,而短尾猴并不能被SIV或HIV感染。世界顶级的线粒体DNA分析实验室也在努力鉴别生产OPV的灵长目动物。

威斯塔研究所最终宣布,他们对生产的疫苗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未发现任何黑猩猩或HIV的踪迹。而在随后的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了短尾猴的肾脏细胞。这一发现似乎为胡珀的假说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深邃的非洲大陆,一个生活在班图部落的男性体内,隐藏着一种改变世界的病毒HIV-1。它是全球广泛传播的艾滋病毒亚型的鼻祖。这个重要的发现源于一个神秘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精心研究。科学家们普遍相信,HIV病毒最初可能寄宿于中非西部的大猩猩身上。或许是在猎人们追捕大猩猩的过程中,被携带病毒的猩猩意外抓伤皮肤而传播至人类。也有可能是猎人在宰杀大猩猩时,不小心划破手指,从而感染上这种病毒。确切的时间和方式仍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谜团,研究人员手中拥有三个被HIV感染的人类早期标本。它们分别来自一位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成年男性、一位在美国圣路易斯的非洲后裔人体组织标本以及一位挪威海员的人体组织标本。在这些宝贵的样本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那是来自班图部落男性在遥远年代留下的血浆标本。经过著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带领的研究小组分析后,他们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这个男性体内的艾滋病毒正是如今全球传播的艾滋病毒亚型HIV-1的祖先。从病毒的进化程度来看,HIV感染人类的时间应该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某个时刻开始的。这段历史如同一段悬疑故事,科学家们仍在努力寻找答案,解开HIV病毒传播给人类的真正起源之谜。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