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 护理坐骨神经痛患者有什么方法

    1、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用患侧拇指的指尖按压环跳、承扶、阿是等穴,每穴按压10—20秒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度。 2、患者体位如前,用患侧拇指的指腹对梨状肌处进行弹拨6-10次,以局部感到酸痛为度。 3、患者体位如前,用患侧拇指的指腹在环跳穴处进行由轻而...

  • 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措施

    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要做好预防及日常护理,以免诱发坐骨神经痛的发作或使病情加重。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措施 1、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

  • 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

    坐骨神经痛的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一侧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走路和改变体位可使疼痛加剧,平卧时,病腿不能自如抬高。单纯的坐骨神经痛临床上少见,多数为继发性的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

  • 坐骨神经痛的敷药疗法

    的患者除了可以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外,平时患者也可选用几种有效的敷药疗法来缓解疼痛的症状,常用的敷药疗法如下: (1)吴莱萸、附片,,、,、独活、、地鳖虫、、 各10克,6克,15克,10克,9克,川椒30克.共研细末,密封贮存.用时每次取药10克,适量放于...

  • 坐骨神经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 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 在临床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 坐骨神经痛的营养辅助治疗

    患者在接受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如果配合服用相应的营养药物,则会提高治疗效果。 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神经炎,而为神经炎的表现。所以的患者需补充维生素B1。神经组织中含有糖脂,而碳水化合物是糖蛋白、粘蛋白和糖脂不可缺少的成分。维持正常神经功能需要糖。...

  • 坐骨神经痛的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常见的有: 一、药物疗法 (1)急性期:泼尼松10毫克,每日3次,服药7~10天后,疼痛逐渐缓解,逐渐减量停药。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天静脉滴注7—10天。 (2)止痛剂:小剂量阿司匹林1.0克,每日3次;布洛芬200亳...

  • 坐骨神经痛的保健疗法

    非药物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坐骨神经痛症状: 一、疗法 夹脊穴、阿是穴、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先将所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或针点刺出血,然后立即将火罐拔于所点刺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拔出血量1—5毫升为度.每次选择4—6...

  • 坐骨神经痛的饮食疗法

    1 粟子粥:粟子15枚,猪腰l对,粳米30克。先将栗子炒香(用沙炒),后去壳,与粳米加水适量同煮粥.或将栗子风干,磨粉,以栗粉30克,粳米20克,猪肾1对,同煮粥亦可.每次1小碗,每日1次.本方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可用于脾肾亏虚证。 2 粥:制川乌10克...

  • 坐骨神经痛的分型治疗

    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按病损分为根性和干性二类。多发生于单侧,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坐骨神经痛,病因复杂多样,且可反复发作。 以下是的分型治疗 : (1)寒湿外袭 治法:散寒逐湿,温通。 处方:制6~12克(先煎2小时),6克,15克,15克...

  • 坐骨神经痛的专方治疗

    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坐骨神经痛又属于腰腿痛的范畴,有部分是由腰椎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所致。 以下是的专方治疗 : (1)补阳还五汤加味 组成:60克,尾30克,18克,、桂枝各15克,、鸡血藤各21...

  • 坐骨神经痛的有效疗法

    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坐骨神经痛又属于腰腿痛的范畴,有部分是由腰椎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所致。 以下是的有效疗法 : (1) ①休针 取穴:主穴:环跳(...

  • 类风湿关节炎可以通过食疗“减痛”

    学认为"医食同源"。食物也具有性味,部分食物同时也是药物,用之得当,可以防病治玻利用食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食物疗法,又叫饮法、药膳疗法,简称"食疗"。 食疗药极简易,性最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配膳:辩...

  • 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法有什么

    许多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都可清楚地诉述发病是与一次突然的腰部“扭伤”有关,如发生于拎举重物,扛抬重物,长时间的弯腰活动或摔跌后。因此,当需要进行突然的负重动作前,应预先活动腰部,尽量避免腰部“扭伤”,平时多进行强化腰肌肌力的锻炼,并改善潮湿的...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