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紫外线有助于降血压 防心血管病从中年开始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常见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其影响尤为显著。即便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仍有超过一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无法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全世界每年有高达1500万人因此病离世,使其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这一疾病的特点表现为“四高一多”,即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每年因此病死亡的人数接近300万,占全年总死亡人数的半数以上。幸存的患者中,有75%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40%的人面临重度残疾。
除了生活和饮食习惯的调整外,我们或许可以在阳光下寻找到对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途径。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适度接受阳光的照射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疾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甚至可能延长寿命。太阳紫外线能够释放一种具有降低血压效果的化合物,晒太阳还能提升体内一化氮的水平,有助于缓解压力,让人心情开朗。专家提醒,过度的阳光曝晒会增加患病风险,因此最好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避免强烈的紫外线照射。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工作应该从中年开始。现在,办公族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青睐对象。一项针对北京市近3万名18-65岁职业人群的调查显示,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上班族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达28.7%,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为何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地瞄准办公族呢?专家指出,有三个主要的危险因素:首先是压力过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发冠脉痉挛;其次是久坐不动,这会导致静脉回流不畅,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最后就是缺乏运动,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血管加速老化。
对于办公族的日常保健,是关键,因为对心血管的影响最大。重庆人的口味普遍偏重,盐的摄入量常常超标,这也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对于办公族来说,预防心血管意外有两个重点:一是不要忽视偶尔出现的胸闷胸痛症状,二是高危人群要长期吃阿司匹林。特别是年龄在30-50岁的男性,如果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即使只有一次,也应及时就医。
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晚餐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对于未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人群,阿司匹林同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胡蓉教授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可以选择具有精确肠溶技术的药物,以避免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适度接受阳光照射,以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合理用药,都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