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专家全面解读酒精肝
酒精肝是一种隐蔽性较强的疾病,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依然可以发现其蛛丝马迹。
酒精肝的表现多样,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腹胀、肝区不适、面色灰暗、蜘蛛痣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等症状。在实验室检查中,通常会发现AST和ALT中度升高,AST/ALT比值接近3等指标。少数患者还会出现黄疸、水肿,检查结果通常为肝大、触诊柔软、光滑边钝,有弹性感或压痛。
酒精肝的病理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酒精性肝病早期开始,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的炎症、肝脏纤维化以及肝细胞坏死等。这主要与酒精(乙醇和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毒理作用,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酒精引起的高乳酸血症、炎性细胞因子和乙醇、乙醛的毒性作用等,都可能促使肝星状细胞、肝细胞、枯否细胞活化,形成更多的细胞外基质。
酒精肝的体征主要包括黄疸、肝肿大和压痛,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肿大、腹水、蜘蛛痣等。当肝功能不全时,腹水会更为明显,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和体征的轻重程度与临床情况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项目如ALT、AST、ALP、GGT值的变化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下降来评估。
除了上述症状外,酒精肝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危险并发症之一。酒精肝还可能导致腹水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问题。由于酒精肝病程中的营养和各种并发症因素,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和细菌性自发性腹膜炎。对于酒精肝的防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解读酒精肝的危害:肝性脑病与电解质紊乱
酒精肝,一种因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病,其背后隐藏着诸多严重的健康隐患。让我们深入其中的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这两个问题。
肝性脑病,也称为肝昏迷,是酒精肝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消化道出血、电解质与酸碱紊乱、继发感染等因素与疾病本身的复杂机制交织在一起,都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这一病症若抢救不当或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对于酒精肝患者而言,预防这些诱发因素,积极应对酒精肝,至关重要。
再来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乙醇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高乳酸血症和酮症,导致AG(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乙醇的作用可能抑制呼吸,引发呼吸性酸中毒。而在戒酒过程中,某些患者可能出现过度呼吸,导致呼吸性碱中毒。这些酸碱紊乱问题再加上摄入不足、排泄过多、胃肠道和小管吸收不良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镁、低钙、低磷血症等。这些紊乱和失衡是酒精肝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和潜在的致命风险,酒精肝患者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寻求医疗干预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注意电解质平衡、避免感染和酸碱平衡失调等都是关键措施。及早戒酒,减少乙醇的摄入,是预防这些并发症的根本途径。希望广大酒精肝患者能够认识到这些风险的严重性,珍惜生命,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