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哮喘

健康新闻 2025-06-28 23:25健康新闻www.xiang120.com

小儿哮喘这一病症,在4-5岁以上的小儿群体中尤为常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大多数患儿都属于过敏性体质。对于小儿期起病的患者,约有一半在婴儿期有湿疹病史,部分患儿还有家族过敏史。一年四季中,哮喘可能在任何季节发作,但春秋季节以及气候骤变时更易发生。尤其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时,更可能成为哮喘的重要诱因。

在中医理论里,哮喘的成因被解释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临床表现通常为呼吸急促、哮鸣音等症状。除了传统的服药、打针、功能锻炼和饮食调节外,按摩也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哮喘发作。

关于小儿哮喘的按摩治疗,有几个关键穴位值得关注:

1.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按摩此穴可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缓解咳嗽、眩晕、腹痛等症状。

2. 少商穴:位于拇指末节桡侧,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

3. 鱼际穴:位于手掌与手背交接处,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

4. 列缺穴:位于两手的虎叉处,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风、疏经通络。

5. 膻中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

6. 天突穴:位于胸骨切迹上方的凹陷处,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开音。

除了以上的穴位按摩,小儿哮喘的推拿治疗也分为发作期和治疗后的缓解期。在发作期,揉天突、膻中、肺俞等穴位有助于缓解症状。而在缓解期,则需要积极防治,以免病情迁延。通过捏脊等方法也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引起小儿哮喘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小儿肺脾素虚,容易感受外邪;外因则是气候突变或过敏因素等引发邪气入肺,导致哮喘。治疗小儿哮喘要分两个阶段:一是急性发作期,以宣肺化痰定喘为主;二是哮喘停止期,需从内因进行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肺固表、健脾化痰或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

在中医儿科中,也有多种中药验方可用于治疗小儿哮喘。这些中药方剂通过调理人体内环境,达到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和增强抵抗力。对于家长来说,了解这些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和照顾。

小儿哮喘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病症,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除了传统的医药治疗,按摩和中医治疗方法也是值得尝试的有效手段。今天要向大家介绍四款针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方剂。这些方剂都是经过实践验证,具有显著的疗效。但由于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哮喘的病程不同,家长在使用这些方剂前,务必先咨询医生,确定最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法。

首先是针对寒哮的治疗方剂。寒哮患儿通常平素畏寒怕冷,手足发凉。哮喘发作时无发热症状,咳嗽吐痰多为白色痰液。针对这种类型,治宜温化寒痰、降逆平喘。具体方剂为:射干、干姜、紫菀、杏仁各10~15克,麻黄、半夏各5~10克,细辛2~3克,甘草10~20克。每日一剂,水煎后分三次口服。

接下来是热哮的治疗方剂。热哮的患儿通常体质壮实,喜吃冷饮,大便干燥。哮喘发作时多有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治宜清热化痰、降逆平喘。具体方剂为:石膏10~20克,麻黄、胆南星各5~10克,知母、杏仁、黄芩、川贝各10~15克。同样每日一剂,水煎后分三次口服。

对于肺气虚和脾气虚的患儿,也有相应的治疗方剂。肺气虚的患儿多表现为怕风、怕凉,稍活动就会出汗或虚喘,面色苍白,乏力。治宜补养肺气。具体方剂为:黄芪20~30克,防风、白术、白芍、杏仁、甘草等。脾气虚的患儿则表现为食欲欠佳,大便溏泄,全身倦怠乏力等。治宜补脾化痰,可使用人参健脾丸,或采用一些中药煎剂。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按揉膻中、点按天突、点压足三里、按揉丰隆、点按少商、按揉鱼际和按揉列缺等穴位,都能对小儿哮喘起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这些按摩方法每日早、中、晚各进行一次,可使气行通畅,症状减轻。

中医外治敷贴法也适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敷贴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医籍都有中药外敷的记载。例如,适用于发作期的穴位贴敷和适用于哮喘预防的三伏贴等。贴敷时间通常在每年的夏天,也就是常说的冬病夏治。

治疗小儿哮喘需要对症下药,家长在使用任何方剂或治疗方法前,都应先咨询医生。针灸、按摩等中医治疗方法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可结合使用以改善小儿哮喘问题。

上一篇:如何给考生精神松绑?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