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胎龄越短胰岛素水平越高
最新研究发现,胎龄与婴儿出生时以及幼年期的胰岛素水平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发现引人注目,因为之前虽然已有儿童和成年期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报道,但对于婴儿出生后至幼年期胰岛素水平的追踪仍然是一个未知领域。
在一项规模宏大的前瞻性出生队列研究中,研究者纳入了从1998年至2010年间出生的1358名儿童。这些孩子的胰岛素水平在出生时的脐带血和幼年期的静脉血中进行了测量,随后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观察。这些儿童被分为四个组:足月组(胎龄达到或超过39周)、早期组(胎龄在37-38周之间)、晚期早产组(胎龄在34-36周之间)以及早期早产组(胎龄小于34周)。
研究发现,足月出生的婴儿在出生时的胰岛素水平为9.2μIU/ml。相比之下,早期出生的婴儿、晚期早产儿和早期早产儿的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0.3μIU/ml、13.2μIU/ml和18.9μIU/ml。在幼年期,这些数值分别为11.2μIU/ml、12.4μIU/ml、13.3μIU/ml和14.6μIU/ml。显然,无论是出生时还是幼年期,早期儿、晚期早产儿和早期早产儿的胰岛素水平都比足月儿更高。尤其是早期早产儿,他们的胰岛素水平是足月儿的2倍以上。
这项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胎龄越小,胰岛素水平越高。也就是说,胰岛素抵抗可能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发生。对于早产儿来说,除了关注营养摄入外,还需要监测其他生长指标,并在必要时进行血糖和胰岛素检测。更令人深思的是,这项研究暗示早产可能是后期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
这一发现无疑为医学界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起源。未来,对于早产儿的关注和照顾需要更加全面和细致,以预防可能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