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应定期检查大肠癌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肠癌状况呈现出独特的态势。患者的发病年龄普遍提前,中晚期病人较多,恶性程度较高。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抗癌希望之路”大型患者教育及义务咨询广州站活动中,肠肿瘤领域的专家发出警告,并指出应对策略。
肠癌正年轻化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大肠癌的表现有其独特性:首先是发病年龄提前,越来越多的30-40岁人群被诊断出患有大肠癌,甚至20多岁的年轻人也偶有病例。晚期患者比例较高,恶性程度强。大肠癌中的直肠癌比例占到了60%-7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仍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专家建议,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从40岁开始,人们应每3-5年进行一次大肠癌筛查。筛查方法包括直肠癌指检、大便隐血测试、直肠镜、血清学检查等。早期发现癌症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术后复发需警惕
在我国,每年有25%-33%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且有5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尽管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已有显著提高,但5年生存率仍在50%左右徘徊。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定期复查随访的意识,导致病情一旦发作就难以救治。
专家特别强调,大肠癌头两年的复发率最高,超过九成的复发转移发生在术后2-3年。患者在术后需每3-6个月复查一次,这样的频率至少要坚持两年。两年过后,复查频率可以改为半年一次,再坚持三年。如果五年都没有复发,可以认为大肠癌已经临床治愈。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患者在术后最初几年内还能严格遵守医嘱认真随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放松警惕,这为大肠癌的复发和转移埋下了隐患。
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我们不仅需要依赖医疗专家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个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防范意识,共同为“抗癌之路”贡献力量。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责任编辑:张国栋 实习编辑: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