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举”背后潜伏疾病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不仅仅是性生活的困扰,更是男性健康的警钟。它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在男科诊室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您‘那个’有问题已经多久了?” “有没有进行过相关的体检,血压、血糖情况如何?”很多男性在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后,往往忽视了其背后的健康问题,仅仅将其视为单纯的性功能障碍。男科专家指出,ED关乎的不仅仅是性,更是生命健康。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性医学科马晓年教授明确表示,勃起功能可以作为男性健康的晴雨表。临床研究显示,男性在出现ED后的2.5年到3年内,常常会有心血管、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这意味着勃起功能障碍可能是这些慢性疾病的早期信号。
河南省计划生育科研院的程立法研究员也指出,越来越多的资料证实,慢性疾病是ED的重要原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中,分别有15%、39%和20%的人可能发生勃起功能障碍。这是因为这些慢性疾病会导致全身血管的病变,包括阴茎内的血管。当阴茎小动脉出现病变时,充血过程就不完全,从而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进入更年期后,ED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从40岁开始,一些男性可能会出现睾酮水平下降的现象,伴随着性欲减少、情绪改变、失眠、内脏脂肪增加等症状。研究还发现,睾酮水平下降与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许多男性在面对ED问题时,往往选择回避或自行治疗,忽视了其背后的健康问题。专家提醒,一旦出现ED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该重视并大大方方地前往诊室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延误了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ED的必须积极治疗这些慢性疾病。
除了药物治疗,如口服万艾可等PDE5抑制剂外,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除焦虑、紧张等精神负担。毕竟,勃起功能不仅关乎身体的健康,还与心理、感情等因素密切相关。
男性朋友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勃起功能,将其视为健康的晴雨表。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确保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