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人格的培养 决定孩子一生

骨科 2025-06-29 04:28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近年来,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令人忧虑,特别是大城市儿童中心理问题的比例更是高居不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导致他们面临人格危机?心理卫生专家的分析和建议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并提醒全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小杨是一名年仅13岁的初二学生,因家庭环境特殊,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照顾他,导致他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管教和正确的引导,小杨养成了爱花钱的恶习,甚至因为钱不够花而产生了小偷小摸的行为。进入初中后,他的问题愈发严重,开始说谎、脾气暴躁、不愿接受批评,并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的行为引起了同学们的疏离,导致他几乎失去了朋友。

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小杨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问题可能导致成年后的人格变态和犯罪行为。近年来,从各种恶性事件和犯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病态人格的明显特征。据统计,青少年学生中的病态人格咨询病例数量正在上升。我们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重视儿童时期的心理问题。

生活中,有些人能够克服困难、适应环境变化,而有些人则因为心理防御机制较弱或人格不健全而陷入困境。决定个体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健全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儿童时期的心理是否健康。我们必须重视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但往往只注重智力开发而忽视人格培养。独生子女面临的自私、任性、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与此有关。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素质教育只是形式上的活动,而忽略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谓健全人格,是指个体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较高的智力水平以及开朗、善于交往等特质。从儿童心理卫生的角度看,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是必要的,这将使他们长大后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的调查显示,个人事业的成功更多依赖于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而非单纯的学识和专业技术。有人甚至说:“人格即命运”。除了才华和机遇外,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我国著名精神卫生专家的研究下发现,0~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健全人格的培养应从孩子出生开始抓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自古以来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揭示了早期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如同种下一颗种子,只有用心去浇灌,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健全人格的培养,应当从孩子生命的最初阶段就开始着手。

在现代社会,心理和教育专家们通过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九大关键期,也被广泛称为蒙特梭利敏感期。这些包括语言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感官敏感期(0~6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以及动作敏感期(0~6岁)等。在这些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和科学教育将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在关键期内错过,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就如同狼孩的例子,一旦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即使再努力,也很难弥补。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发育,更是心灵的成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往往注重孩子的生理营养,却忽视了心理营养的补充。甚至有些家长以学习为由,剥夺了孩子游戏和交友的基本心理需求,还强迫孩子学习大量成人化的抽象知识。这样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行为问题的出现。例如,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甚至可能导致极端行为。

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发光发热。正如世界儿童代表在《儿条约》中所写:“我们要共同欢笑,共同游玩,共同工作,互相学习、和提高大家的生活。”这是对21世纪儿童人格发展的美好展望。未来的社会需要孩子们不仅学会生存,更要学会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团结他人。他们不仅要有开拓的竞争精神,还要善于与人合作。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爱与被爱。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潜力,鼓励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责任编辑:周菌)

上一篇:怎样在幼儿园里培养好习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