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神秘面纱:人为何走神
在人类的大脑中,似乎隐藏着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走神。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让我们时常陷入一种游离的状态,仿佛正在漫游于另一个世界。当我们被问及在做什么时,我们常常回答“没什么”,但实际上,我们的思维早已飘到了别处。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游离思维。
游离思维,似乎是一种常态而非例外。主流心理学家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新的研究的开展,科学家们逐渐揭开了走神的神秘面纱。或许有一天,这类研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和工作,也能帮助司机在驾驶时更加专注。这些研究还可能揭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诱因。
迈克尔凯恩,一位来自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经过一周的跟踪观察发现,学生们平均有30%的时间并没有专注于他们正在做的事情。甚至有一些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想别的事情。这一发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游离思维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我们一边吃饭一边思考工作时,这种游离思维似乎并无害处。当它导致我们分心、忽视重要事项时,问题就出现了。比如那位忘记孩子还在车上的大学教授的悲剧事件,就是走神带来的严重后果。
乔纳森斯科勒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也发现,在阅读时,人们的思维也会频繁地游离。他们甚至经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已经分散。这种分散思维似乎阻碍了我们的阅读理解。斯科勒认为,思维总是渴望漫游,一旦有机会,它就会离开原本的任务。在我们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和了解自我时,思维漫游似乎是我们灵感的源泉。
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走神呢?斯科勒认为,这与我们的大脑活动有关。思维游离可能接近了人们不想做任何事情时所使用的同一电路。虽然许多研究者正在尝试揭开这个谜团,但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答,比如为什么大脑会允许思维游离,以及这种思维是否对我们有益。
对于走神是否利大于弊,科学家们持开放态度。凯恩认为,虽然走神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总体上,它似乎对人类的生活有益。我们的许多日常活动都是自动化的,不需要全神贯注。斯科勒则正在研究思维游离是否能促进创造力。他认为,不受拘束的想象是创造思维的最佳状态。梅森指出,思维游离可能只是因为大脑有这个功能而不需要特定的原因来解释。
走神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类大脑的一种固有功能。尽管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但也可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随着科学家们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找到利用它的方法。(实习编辑:张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