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扭伤不可小觑 治疗有学问
运动伤害处理指南:从骨折到扭伤的正确应对方式
运动场上,英雄好汉难免有跌宕起伏的时刻,骨折与扭伤是常见的运动伤害。但你知道吗?对于这两种伤害的处理方式,却有着不小的学问。
一、遭遇骨折,如何应对?
面对骨折,首先要冷静。无条件的话,使用干净的木板、木条等进行固定,期间可以垫上一些松软干净的物品,捆绑时不宜过紧。对于上肢骨折,可以扶持伤者到医院就诊;而对于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必须使用担架运送。在搬动伤者前,一定要先确认伤者的状况,避免随意挪动造成二次伤害。
1. 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确保木板和肢体之间有松软物品垫衬,再用带子绑好。木板的长度要超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在没有木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 如有开放性骨折并伴有出血,应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止血。若出血不止,可使用止血带环扎伤口上方进行止血。
3. 对于大腿骨折,内出血可能非常严重,需密切关注伤者的状况。轻度无伤口骨折且尚未肿胀时,可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以防止肿胀。但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
4. 记住,一旦使用布带或绳子进行止血,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二、扭伤何时贴膏药?
很多人在扭伤、拉伤后为了缓解疼痛、尽快恢复,会选择贴上膏药。然而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并不正确。至少要在受伤后48小时再贴膏药。
膏药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与热敷效果相似。如果在受伤后立即贴上膏药,可能会使局部血管出血、组织肿胀更加明显,反而加重疼痛。扭伤后不要急于贴膏药,应先进行冷敷处理,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贴膏药。
无论是骨折还是扭伤,正确的处理方式都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在遭遇运动伤害时能够冷静应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尽快恢复健康。在运动世界中,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拉伤和扭伤都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当遭遇这样的伤害时,初始的48小时内的处理尤为关键。这段时间,冷敷是伤者的最佳伙伴。
想象一下,你刚完成一场激烈的比赛,身体某个部位突然疼痛难忍,这时,冰块和毛巾就是你的急救包。将冰块包裹在毛巾里,轻柔地敷在受伤的部位,让那冰冷的触感暂时缓解痛苦,打断炎症的恶性循环。这个过程最好能持续半小时左右,为身体带来一种暂时的宁静。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受伤后的48小时,是身体自我修复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之后,疼痛依旧没有缓解的迹象,那么就需要考虑其他的治疗方法了。
热敷和膏药可以成为你的后续选择。温暖的感觉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身体的恢复。在使用膏药时,我们必须警惕:如果受伤部位的皮肤有破损或伤口,膏药可能会刺激皮肤,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避免使用膏药。
每一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次拉伤、扭伤都是他们运动生涯中的一次挑战。而面对这些挑战时,了解如何正确处理伤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关乎比赛的胜负,更关乎身体的健康。无论你是在球场上拼搏,还是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都请记住:伤害来袭时,冷敷与热敷的选择至关重要。
而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这样的知识也同样重要。毕竟,身体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只有正确的保护,才能让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更加自如地前行。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从这篇文章中获得启示,学会更好地照顾自己,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