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牵引很有学问
颈椎牵引治疗是一种专业且精细的治疗方式,它并非简单的佩戴操作就能达到预期效果。颈椎的独特生理曲线,使得每位患者都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关于牵引方法,目前有多种方式如坐位体重牵引、外力牵引、佩戴式动态牵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坐位体重或外力牵引简便易行;佩戴式动态牵引则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仰卧牵引则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并可在治疗间歇进行其他理疗;手法牵引则轻柔且能在牵引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手法整复。这些牵引方法的共同目的在于通过限制颈椎活动、拉长颈椎使其前凸变直、增大椎间孔、拉长颈后部肌肉和韧带,达到治疗目的。
接下来是牵引重量的选择。合适的牵引重量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实验研究显示,10千克的牵引力能使颈椎前凸变直,而12千克的牵引力则能使颈椎后部分离、椎间孔达到最大开放状态。实际操作中,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应从较轻的重量开始,逐渐增加牵引力,以患者能够耐受、感到舒适并有疗效为标准。
至于牵引的持续时间,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对于重症患者,如急性颈椎间盘脱出,可以住院使用大重量持续牵引,每日6-8小时。对于轻度患者或慢性颈椎病,每次牵引20-30分钟,每日一次,1-15次为一疗程。还有断续牵引的方式,即牵引20秒,间歇1秒。不间断的持续牵引可能会因持续压迫颈部、颌面部肌肉、血管和神经而导致不适。采用间断放松枕颌带的方法能更好地让压迫部位重新灌注血液,解除肌肉痉挛。
枕颌带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枕颌带应该根据患者的头颅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型号。不合适的枕颌带可能会在佩戴时引起疼痛。如果枕颌带前方的力臂较长而后方较短,那么在牵引时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颈椎前屈效果。确保枕颌带的内衬松软舒适,同时调整牵引力“向上向前”,使患者在佩戴时取“驼背”位,全身放松,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牵引效果。
颈椎牵引治疗是一个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定做的治疗过程,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于达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