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骨折,一种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带来的伤害不仅局限于身体,更深刻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困扰。那么,骨折究竟可能引发哪些并发症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番。
(1)坠积性肺炎:这是长期卧床不起的骨折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有时,它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2)褥疮:对于严重骨折后长期卧床的患者,身体骨突起处因长时间受压,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形成褥疮。常见的发病部位有骶部、臀部、足跟部等。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这种情况多见于骨盆或下肢骨折的患者。由于下肢长时间制动,静脉血回流缓慢,加之损伤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很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加强活动锻炼是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关键。
(4)感染:对于开放性骨折,特别是污染较重或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如果清创不彻底或坏死组织残留、软组织覆盖不佳,很容易发生感染。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化脓性炎。
(5)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骨膜剥离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会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在肘关节中尤为常见。
(6)损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如果关节面被破坏且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会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容易引起损伤性关节炎,导致关节活动时疼痛。
(7)关节僵硬: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并伴有关节变和周围肌挛缩,导致关节活动障碍。这是骨折和关节损伤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时拆除固定并积极开展功能锻炼是预防和治疗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急性骨萎缩、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骨折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性骨质疏松、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等症状。某些骨折如腕舟状骨骨折可能导致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而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则难以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典型的畸形包括爪形手和爪形足等。
骨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了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