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肱骨髁骨折
儿童骨折的奥秘:肱骨髁上骨折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一种常见的骨折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高度关注,那就是肱骨髁上骨折。这个部位为什么是儿童骨折的“重灾区”呢?主要是因为在儿童时期,肱骨的这个部位相对薄弱,容易受到损伤。根据骨折产生的力量和方向的不同,肱骨髁上骨折可以分为伸直型、屈曲型、粉碎型三种类型,其中伸直型骨折最为常见,占比超过九成。
当发生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时,肱骨骨折近端会向前移位。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前侧有坚韧的肱二肌腱膜阻挡,这使得肱动、静脉及正中神经在两者之间容易受到刺伤和挤压,可能引起前臂血性肌挛缩或正中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诊断过程相对简单。如果有明确的外伤史,肘部出现肿胀、疼痛,肘关节功能受限,那么就有可能是肱骨髁上骨折。特别是当肘部呈半屈位,移位明显时,会出现“靴状”畸形。通过X线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的诊断。
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来定制方案。对于没有移位的青枝骨折或轻度前后移位的骨折,使用夹板固定即可。较严重的移位但无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可以通过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来治疗。对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探查需要慎重考虑。单纯的桡动脉搏动消失并不能作为手术探查的依据,因为及时的手法整复和适当治疗大多能恢复桡动脉搏动。合并神经损伤的情况中,绝大多数是神经挫伤所致,神经断裂伤极为少见。
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一种严重的合并症缺血性肌挛缩。它是肱骨髁上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不仅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还会造成终生残废。其主要原因是肱动脉在骨折时或处理过程中受到损伤或机械性压迫,导致动脉及侧枝循环痉挛,使肢体血运严重障碍,肌肉因缺血而坏死。轻者仅手指不能伸直,严重者手指和腕关节呈屈曲僵硬状态,形成爪形畸形。如果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出现持续性的疼痛、手指麻木、冰冷、紫绀、桡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了解它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孩子,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