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吃钙片就能防治骨质疏松吗
当人们面临身体疼痛,特别是伴随关节疼痛、冒凉风、红肿、发烧等症状时,应立即寻求医疗检查,包括血沉和骨密度的测试。对于单纯出现冒凉风的情况,如果血沉正常,那么这种凉风感并非由病理引起,无需过度担忧。这种症状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建议前往骨科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除此之外,纤维肌痛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痛以及免疫力低下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全身冒凉风的症状。
许多老年人误认为只要服用钙片就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它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表现。在女性绝经后的5至10年内,以及在男性65至70岁时,骨质疏松的症状通常会显现。实际上,在30至35岁时,男性和女性通常会达到一生中所能获得的最高骨量,之后骨质开始逐渐流失。预防骨质疏松需要在年轻时打好基础,单纯依靠老年时大量补钙无法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无法治愈骨质疏松。
关于补钙的误解很常见。人们可能会认为钙摄入越多,吸收的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过量的钙并不能全部转化为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进而引发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并发症。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必须根据病因进行,否则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例如,继发性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补充钙剂进行有效治疗,而大多数老年人患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单纯盲目补钙并无益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特征是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比例不断减少。这导致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缺钙、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人体的正常环境应为弱碱性,但受饮食、生活习惯、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体液很多时候都趋向酸性。在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时,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其中,骨骼中的钙质是最主要的碱性物质。在大量摄入酸性食物时,身体会自动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与酸性体质有一定关系。只有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真正有效。
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都有腰背疼痛的症状,这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特定的体位如仰卧或坐位可减轻疼痛,而直立、久立或久坐则会加剧疼痛。清晨和夜间醒来时疼痛尤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身长缩短、驼背的症状,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加重,驼背曲度会加大,导致膝关节挛拘显著。骨质疏松还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