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自然醒够“自然”吗?
骨科 2025-05-20 11:08骨科疾病www.xiang120.com
睡到“自然醒”是众多人所向往的生活状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晨六、七点就要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开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与之相比,“自然醒”更符合人体的自然节律,让人感觉更加自然和健康。
为什么“自然醒”如此健康呢?这背后有着科学的解释。人们常听说过的“开天眼”,与人体内的松果体息息相关。生物学家在已绝灭的古代动物头骨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证实那是“第三只眼”的眼眶。从飞禽走兽到人类的祖先,许多生物都曾拥有过“第三只眼”。随着生物进化,“第三只眼”逐渐从颅骨外移至脑内,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松果体。
尽管松果体位于颅腔内,无法直接观察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但它却能感受到外部的光信号。例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会感到心情舒畅;而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我们的情绪则可能变得低沉。这是因为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在调节我们的情绪。除此之外,这个神秘的“第三只眼”还通过分泌让人入睡和觉醒的激素褪黑素,来调节我们的睡眠。
褪黑素的分泌周期与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同步。大约在晚上8点开始分泌,晚上11点迅速升高,凌晨2至3点逐渐下降,早8点达到最低点。如果起居时间一直正常,人体就会自然地睡到“自然醒”。这正好符合中医养生理念中的“以待日光”。因为到了这个时候,阳气才开始充盛,人们就不会因寒冷而伤害身体。
实际上,作息时间与自然界的节律息息相关。例如,在夏季,太阳升起得较早,适合早起;而在冬季,太阳升起较晚,适合晚起。以太阳升起为标准的作息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的。尽量遵循这一自然节律,睡到“自然醒”,将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阿尔茨海默病前期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