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孩子的道德教育 要注意什么

癌症 2025-06-28 21:56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一岁的宝宝尚未拥有道德判断能力,也无法有意识地展现出任何道德行为。宝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形成,是在逐步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每当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行为时,成人会以愉悦的表情和“好”、“乖”等词语来奖励;而当宝宝展现出不良行为时,成人则会以不愉快的表情和“不好”、“不乖”等词语来纠正。

在这样的学习与模仿中,宝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习惯。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宝宝会毫不犹豫地展现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而对于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则会表现出否定的态度。

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习得的。对于成人表示赞同并称之为“好”、“乖”的行为,宝宝会认为是正确的;相反,对于成人表示反对并称之为“不好”、“不乖”的行为,宝宝会认为是错误的。“好”与“不好”成为了宝宝最初道德判断的基础。到了三岁,宝宝已经能够简单地将人分为两类:好人和坏人。例如,他们会认为警察叔叔是好人,而“小偷”是坏人。

我们需要明白,宝宝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仍然比较初步和简单,我们不能对他们有过高的期望。他们还不能理解抽象的道德原则,只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了解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宝宝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是不稳定且易变的。他们经常需要成人的鼓励和督促。例如,当宝宝看到其他孩子折花时,他会记得妈妈说过折花是不好的行为。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自己也可能忍不住去折花。

在幼儿期,我们应该用符合宝宝年龄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我们不应该对他们过于严格或有过高的期望。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规则,这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伸和具体化,让宝宝在一个有良好道德氛围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 通过生活实例向宝宝解释家庭规则和社会规则的含义,使他们从被动的遵守转变为初步的理解。

3. 在宝宝理解家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鼓励宝宝独立思考,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

4. 教导宝宝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提高他们对遵守家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自觉性。

5. 对宝宝好的行为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对不良行为要及时教育和纠正。

6. 为宝宝创造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中得到道德熏陶和锻炼。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些家长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学习好,未来就能成功。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孩子过于功利化,滋生个人主义。如果我们只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道德教育,可能会培养出学习上的尖子但品德上的“劣等品”。

现实告诉我们,很多因为私心过重而违法、伤害他人甚至遗弃父母的事件屡见不鲜,造成许多家庭和个人悲剧。这实在是家庭教育的误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家长应该扭转“重智轻德”的观念,加强对孩子的德育教育。

教育孩子不仅是家庭的职责,更是社会的责任。家长应树立起新的、科学的、进步的教子观,这是时代对每一位家长的要求。 (实习编辑:陈兴娣)

上一篇:酒精性肝炎治疗原则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