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癌症 >>

消化性溃疡的今昔观

癌症 2025-06-28 15:42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溃疡是胃肠道黏膜的破损,其较破皮更深一层。消化性溃疡,这一在胃肠科门诊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暴露在胃酸环境下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长久以来,“无胃酸即无溃疡”的观念主导着溃疡治疗的方向。随着新药的相继发明,抑制胃酸的方法确实有效,可以缩短溃疡的愈合时间。即便如此,每年仍有70-80%的复发率。

直到1982年,澳洲医生马歇尔发现并成功培养出“胃幽门螺旋杆菌”,这一发现震憾并改变了消化性溃疡的观念与治疗方向。溃疡的发生率因人种、地域、社会经济环境、文明发展、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在台湾,消化性溃疡的年发生率约为11%,其中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比例约为1:4。

过去,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被认为是胃的防御因素和攻击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基因和周遭因素也受到重视。例如,家族中有溃疡成员的情况下,其一等亲的十二指肠溃疡机率较高。基因在溃疡的成因上也扮演重要角色。周遭因素如止痛剂、类固醇的使用,以及抽烟、饮酒、咖啡的摄入,压力,幽门杆菌等都会引发溃疡。

以2000年的总统大选为例,候选人们全力拉票、应酬增多、三餐不正常、抽烟、喝酒的机会大增,对于有溃疡宿疾的人来说,更易引发旧疾复发。我们必须对此加以小心。

胃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经十几年来的研究,已经明确这种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肠化生,进而引发溃疡。临床观察也发现绝大多数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大部分胃溃疡病人在胃黏膜中可以找到这种细菌的存在。使用灭菌药物治疗后,溃疡的年复发率大大降低。

胃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带有鞭毛,具有活动性的螺旋体。人类是其唯一的宿主,寄居在胃上皮细胞上面的中性黏液层下方。这种细菌含有丰富的尿素酶,可以分解上皮细胞渗透出来的尿素,产生氨和重碳酸盐,以中和胃酸,为其生存创造更适宜的环境。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多数病人会有上腹部灼热感或疼痛感。疼痛常常出现在两餐之间或夜间。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在进食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上消化道钡剂吞食检查和胃镜检查可以发现溃疡的部位和大小。胃镜检查还可以区分良性或恶性胃溃疡。而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可以通过胃镜检查时采取胃黏膜进行细菌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尿素酶测试等方法。还有间接测试法如尿素呼气侦测法、测定血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以及侦测粪便中杆菌抗原等方法。所有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但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胃肠科医师根据病况采取合适的诊察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包括胃乳片、H2接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复发率高。配合幽门螺旋杆菌的灭菌治疗同样可以达到90%以上的效果,且复发率低。目前对于复发性溃疡大多采用这种灭菌疗法。改变饮食习惯和调整生活节奏也对溃疡的治疗有很大帮助。

常见的溃疡并发症包括出血(包括解黑便、吐血)、溃疡穿孔和幽门阻塞。这些并发症多见于未接受适当治疗的病人。由于有效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灭菌治疗,并发症已经减少了许多。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灭菌治疗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应该接受灭菌治疗和不必接受治疗的人的选择标准问题。未来的医学诊断与治疗方法

如何研发出更为理想的诊断手段,筛选适合接受治疗的病患,追求更简单、更理想、疗程更短的治疗方法,这些目标正引领我们走向医学的新纪元。其中,幽门杆菌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更是重中之重。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治疗已经存在的疾病,更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和环境卫生的逐步改善,胃幽门螺旋杆菌的自然感染率在台湾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进展,预示着消化性溃疡新病例的减少。有效灭菌药物的研发与推广使用,也将大大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其相关并发症的减少更是医学进步的体现。

社会的老龄化和生活的快节奏带来了新的问题。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的使用机会相对大增,未来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无关的消化性溃疡可能会逐渐增多。这样的变化使得胃肠科医学界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一新出现的病因所致的溃疡,将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对于这样的挑战,我们需要深入和研究,寻找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无论是研发新型药物,还是新的手术方法,亦或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创新。每一个新的发现都可能为我们带来新的突破,为病患带来生的希望。

湘120健康网及其子网站湖南健康网一直致力于的创作与分享,专注于健康领域的。我们深知未经授权的转载是对原创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未经授权转载,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若需合作,请通过湘120健康网或湖南健康网的官方渠道联系。让我们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努力,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上一篇:职场“招人黑 ”如何化解?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