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 怎样防治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

    1、疫苗预防腮腺炎 近年各地流腮均有大范围的流行。家长可为儿童选用腮腺炎疫苗接种。可在麻疹疫苗加强时选麻腮风三联疫苗代替麻疹疫苗接种。三联疫苗,99%可产生抗体,临床保护作用可维持10年以上。少数在接种后7-10天发生腮腺炎,也有报道在使用三联疫苗...

  • 流行性腮腺炎外治法

    患者发病初期常有发热,头痛、咽部发干等感冒症状,主要侵犯腮腺及颌下腺,容易出现脑炎、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目前,对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病毒和对症处理为主。采用中药外敷,既方便又经济,而且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蚯白冰黛散:取活一条,白糖、、适量。...

  • 防治流腮,选药是关键

    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接触传染源后在2~3周后发...

  • 流行性腮腺炎的致病原因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蛤蟆瘟”、“对耳风”等,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

  • 化脓性腮腺炎

    一种源于口腔的上行性感染,通常由可累及腮腺管口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典型的感染发生于因进食少或因服用抗胆碱能类药物而口腔干燥的老年人或慢性病人,以及全麻后的病人。见有发热,寒战和单侧腮腺疼痛和肿胀;腮腺坚硬且有触痛,其上方皮肤出现红斑和水...

  • 化脓性腮腺炎概述

    一种源于口腔的上行性感染,通常由可累及腮腺管口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典型的感染发生于因进食少或因服用抗胆碱能类药物而口腔干燥的老年人或慢性病人,以及全麻后的病人。见有发热,寒战和单侧腮腺疼痛和肿胀;腮腺坚硬且有触痛,其上方皮肤出现红斑和水...

  • 化脓性腮腺炎如何鉴别诊断?

    (一) 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肿块局限,晚期有波动感,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发现化脓菌。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二)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硬,边缘...

  • 周围面神经麻痹的诊断

    【诊断] 1、起病急骤,且很少有自觉症状。常见在临睡时毫无异常,晨起盥洗时,忽觉不能喝水、漱口或自己无感觉而他人先察觉。也有患者可在发病前有耳或乳突部疼痛症状。 2.面部各表情肌发生不同程度瘫痪。患侧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额和皱眉;鼻唇沟变浅、...

  • 化脓性腮腺炎如何预后

    【预后】 80%的病例可在2~3月内恢复。轻症病例多无神经变性,2~3周后开始恢复,1~2个月内全愈;神经部分变性者,需3~6个月恢复,更严重者,恢复缓慢甚至不能恢复。 [治疗】 急性期-- 起病在l-2周内。此期主要是控制炎症性水肿,改善局部血循环,减少神经受...

  • 周围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

    (1)本病起病急骤,且少自觉症状,多于晨起洗漱时或进食时突然发现或被人发现,l~2天可达高峰。 (2)面瘫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一侧面部所有表隋肌瘫痪,无表情或表情怪异,患侧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健侧向上歪斜、上下唇因口轮匝肌瘫痪而不能紧密闭合,故...

  • 化脓性腮腺炎是什么原因

    化脓性腮腺炎的初期症状主要为疼痛,逐渐引起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肿大化脓性腮腺炎,腮腺导管口可呈现红肿,压迫肿大的腮腺区导管口可流出脓性或炎性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感染,可使腺体组织坏死,扩散到整个腮腺组织并向周围组织扩散。炎症初期全身反应不...

  • 周围面神经炎

    称Bell's面瘫,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蹙额力减退或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吹口哨能力差,鼓肋时漏气,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Bell's面瘫是周围性面瘫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在凉风吹袭后突然发作,常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

  • 周围面神经炎的诊断

    称Bell's面瘫,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蹙额力减退或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吹口哨能力差,鼓肋时漏气,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检查: (1)患侧周围性面瘫体征; (2)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 (3)患侧泌泪试验比健侧差;...

  • 周围面神经炎应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早期治疗主张用神经血管营养药及大剂量激素。①血管扩张剂,改善神经的血液供给,低分子右旋糖酐、嗪、活血素、敏使朗;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消炎和减轻水肿作用,在Bell's面瘫中要比血管扩张剂更合理,但给药前必须注意妊娠、高血压、肺结...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