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栓塞的预防
...
-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
1.硬脑膜下腔的液体如超过2ml,蛋白定量在0.4g/L以上,红细胞在100万×106/L以下,可诊断为硬脑膜下积液。 2.急性弥漫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为常见合并症,如程度严重,进展急速,则可发生颞叶氏钩回疝或枕骨大孔疝。对些认识不足,未及早采用脱水疗法及时...
-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各种细菌所致化脑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可归纳为感染、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症状。其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年长儿与成人的临床表现相似。婴幼儿症状一般较隐匿或不典型。 儿童时期化脑发病急,有高热、头痛、哎吐、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
化脓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
...
-
化脓性脑膜炎病理改变
...
-
化脓性脑膜炎发病机理
...
-
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措施
1.化脓性预后好坏与是否早期明确病原菌,选择恰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密切相关。经脑脊液检查初步确诊后,应尽快由静脉给予适当、足量的抗生素,以杀菌药物为佳,并根据病情按计划完成全部疗程,不可减少药物剂量与改变给药方法。始终不能明确病原菌者,多由于...
-
脑栓塞概述
...
-
脑栓塞的病因
病因 按栓子的来源可分为三类。 1. 心源性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时,左心房壁血栓脑落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半数以上。细菌性心内膜炎时瓣膜上的炎性赘生物脱落、心肌粳塞或心肌病的附壁血栓、二尖瓣脱垂。心脏粘液瘤和心脏外科手术的合并...
-
脑栓塞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 多见于颈内动脉系,尤其是左侧大脑中动脉的范围内。临床症伏的严重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侧肢循环的情况和是否合并脑动脉硬化等因素。由于栓子突然堵塞动脉,侧支循环常难迅速建立,引起该动脉供血区产生急性脑缺血,常伴有脑血管痉挛,所以起病时脑...
-
脑栓塞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常因栓塞部位而不同。突然起病是其主要特征,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发展到最高峰,是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发病最快者。多属完全性中风。个别病例可逐渐进展,可能是栓塞部位继发血栓向近端伸延(称逆行性血栓形成)。脑梗塞扩大或脑水肿加剧之故。风湿性...
-
脑栓塞的治疗
治疗 治疗应包括针对脑部病变及引起栓塞的原发病两方面。 脑部病变的治疗主要目的为改善脑循环,减少脑梗塞的范围。急住期可适当采用血液稀释疗法,防治脑水肿等。治疗时应特别注意维持心脏功能。起病后 24小时作CT及腰穿可排除出血性梗塞及感染性栓塞时,...
-
病毒性脑膜炎的西医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 1.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每次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连用7~10天。该药50%可透过血脑屏障,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化合物,干扰病毒DNA聚合酶的作用,抑制病毒DNA复制。 2.阿糖腺苷 每日5~20mgkg缓慢静脉滴注(12小时以...
-
病毒性脑膜脑炎的治疗原则
病毒性脑膜脑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和防治合并症。 1.西药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抗病毒药物,疗效尚难肯定。颅内压增高显着时,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激素应用可加强...
-
化脓性脑膜炎鉴别诊断
1.此病起病一般较急,脑脊液外观微毛或轻度浑浊,白细胞数每毫升十余个至数百个,早期多核细胞稍增多,但以后即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应注意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殊表现,以助鉴别。某些病毒脑炎早期,尤其是肠道病毒感染,脑脊液...
-
化脓性脑膜炎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贫血常见于流感杆菌。 2.血培养:早期、未用抗生素治疗者可得阳性结果。能帮助确定病原菌。 3.咽培养:分离出致病菌有参考价值。 4.瘀点涂片:流脑患儿皮肤瘀点涂片查见细菌阳性率可达50%以上。 5.脑脊液可见典型化...